人民网长沙11月24日电 站高又思远,“十三五”,株洲决策层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快建成株洲·中国动力谷”战略。
谋定又后动,出台《株洲·中国动力谷发展规划》,加快构建中国动力谷“3+5+2”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推进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创新、先进制造提质、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人才汇聚“六大工程”,建设中国动力谷成为株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在制造的前沿主动作为,在创新的舞台上翩然飞驰,在开放的平台上绽放芳华。创新人才加快聚集,创新氛围加力浓厚,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株洲智造”加速蜕变。创新链激活产业链,“链”曲激荡“链”式反应,“3+5+2”的现代产业增长16%,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5%,中国动力谷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动力谷,打造“三个高地”的株洲实践,定义株洲经济新航向!
自主创新园长出“单项冠军”
株洲高新区动力谷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亮介绍表示,作为中国动力谷引进和培育企业研发机构的核心载体,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目前集聚优质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251家,吸引5000余人在此创新创业。
傲英科技,从事红外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研发,总部曾在长沙,团队成员来自国防科大。2018年,园区发出邀请,对方反应并不积极。随后,区里主要领导上门,请他们来考察,提供“一事一议”研发资金支持,以及生产研发场地租金减免。园区还安排两趟直通车,每周从园区和国防科大往返两趟接送团队科研人员。优质的环境、优良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让傲英科技的态度完全改变。落户园区两年来,这家企业成为红外光电探测搜索领域的“单项冠军”。现在,他们把公司总部从长沙搬到株洲,还带来华为鼎桥5G项目,吸引多个电子信息项目落户园区。
五年来,自主创新园新增高新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许多企业入园孵化后成长为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研发红外光电探测的傲英科技、光纤陀螺的菲斯罗克等,成为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支持一个创新企业,就有可能培育一棵参天大树。真心实意地服务,真金白银地支持,科技创新才会日新月异,创新型企业就能秀木成林。
制造业迎来“最好的时代”
风电产品事业部总经理侯彬彬介绍说,风电装备是新兴高端制造业,企业迎来历史机遇期。去年完成风电叶片生产近1400套,今年任务至少翻番,打响集中交付攻坚战。
没想到,新冠疫情今年暴发,员工复岗、物料供用、物流运输等大受影响,保交付的难度空前加大。非常时期,企业以非常之策应变。集中优势兵力,集结大军团作战。
企业从各分厂整建制抽调班组,献血式支援大西北生产基地。三支队伍,千里驰援,上千员工开展“蒙西大会战”,产能、产量骤增,创造了业界罕见的“蒙西速度”。
公司接连部署“决战工厂”,五大工厂你追我赶,生产连创新高。去年,实现产值22.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1.4亿元。
把高端制造业搞上去,是国家使命,也是企业共同的责任。全球可开发的风电资源是水电资源的百倍,技术研发满足机组等效发电效率,控制成本,加上存量市场更新换代,风电行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正迎来风电产业发展“最好的时代”。
附:株洲·中国动力谷“十三五”大事记
2016年5月6日,中车株机参与自主研发的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开通试运行。
2016年8月2日,中国首列自主化超级电容现代有轨电车下线。
2016年9月29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未来五年工作指导思想,响亮提出“加快建成株洲·中国动力谷”。
2016年10月22日,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公布,市委书记毛腾飞为课题主持人的《株洲建设“中国动力谷”的对策研究》跻身其中。
2016年10月28日,国内首款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五座飞机下线。
2016年12月24日,湖南长城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在株下线。
2017年1月4日,中国首台欧标电力机车启运开往塞尔维亚。
2017年8月30日,“两机”专项中国航发株洲航空动力产业园开工。
2017年12月8日,国内最大的动力产业展示馆——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开馆。
2018年5月8日,全球首条智轨快运系统示范线在株开通。
2018年7月17日,时代电气打造的世界最大功率重型水下机器人下线。
2018年10月20日,装配中航南方公司研制的涡桨六发动机的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首飞成功。
2019年3月14日,时代电气自主研发的5G转储系统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在全球率先迈入5G时代。
2019年8月19日,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株洲·中国动力谷发展规划(2018-2025)》。
2019年9月29日,湖南航空航天产业基金落户株洲。
2019年10月18日,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论坛开幕。
2019年10月27日,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成立10周年庆典暨第100万辆整车下线。
2020年5月9日,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成立,建立产业链长制、产业协会、产业链联合党委“三方联动、同频共振”机制。
2020年7月29日,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神24下线。
2020年9月26日,中车株洲所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生产线投产。
2020年9月26日,山河科技第100架“阿若拉”轻型飞机交付。
2020年11月4日,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在株洲揭牌。(李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