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一份“爆款”刊物发出的时代强音

2021年01月03日09:51  来源:湖南日报
 

  【铭刻】

  由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以引导民众放眼世界、改造中国为宗旨,虽然只存在了一个多月时间,但它精深的议论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无畏精神,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到救国革命事业中来。

  【追寻】

  百余年前的“爆款”刊物长什么样?

  答案在《湘江评论》。

  长沙市都正街街道马王街28号,坐落着历经百年沧桑的修业学校。

  沿着修业学校往西行进数百米,便是解放路街道化龙池社区白果园33号——当年《湘江评论》印刷处。今天,这条被现代化高楼环绕的古巷依然回荡着百年前的足音。

  1919年4月,26岁的青年毛泽东结束“北漂”回到长沙,成为修业学校的一名教员。五四运动随即爆发,并席卷全国。在这场大潮中,毛泽东觉得湖南急需办一个刊物,以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巩固群众的革命热情,发表自己的政见,推动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在与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彭璜等人商议后,毛泽东决心创办《湘江评论》,从一名教员转变为意见领袖。修业学校南楼一层的一间房间便成了《湘江评论》的编辑部。

  经过10来天的筹划,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刚一面世,《湘江评论》便以“文风新颖,通俗易懂,笔调尖锐,气势磅礴,切中封建统治的要害”,受到广大青年人的欢迎。创刊号2000份当天全部售出,第二天又增印2000份仍不够,于是第2期改印5000份。这个发行量,在当时可谓“爆款”。

  毛泽东白天在修业学校教书,晚上还要写稿、编稿。有一次,朋友易礼容去看望他,无意中揭开蚊帐,不料惊动了几十只臭虫,在用做枕头的暗黄色线装书上乱窜,每一只都显得肚皮饱满,饱尝了《湘江评论》主编的血。

  《湘江评论》全是白话,文字通俗而富有激情,对于热门话题更是从不缺席,从呼吁北洋军阀释放因批判时局而被捕的陈独秀,到号召妇女解放,歌颂俄国的十月革命,甚至敢和军阀张敬尧叫板,直言湖南省的言论不自由。如今看来,毛泽东是“爆款”不断的“新媒体传播高手”,而这也导致了《湘江评论》第五期尚未发行,就遭查封。

  在《湘江评论》的影响下,一大批青年投身救国革命事业。比如郭亮、向警予,就是受到《湘江评论》的影响才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后来均成为我党早期的杰出领导人。

  如今的白果园33号公馆,青砖铺地、白墙黛瓦,仍有百年前的韵致。正值元旦假期,不时有游客穿行于古巷之中,追寻青年毛泽东的激荡岁月。(记者 周帙恒)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