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点亮红色非遗

2021年03月15日21:13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人民网长沙3月15日电 “您了解过红色文化吗?”“您认为在非遗、红色文化保护的过程中,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寒假期间,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级学生张天怿除了完成作业,还多了一项实践活动:参与“全国性红色非遗申请”调研。

这项活动来自于“薪火计划”,计划的发起人王淑禾也是湖南大学的学生。作为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成员之一(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协会中,她萌生了将“非遗项目传承好、推广好”的念头,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将青春力量注入非遗传承

颇有美术功底的王淑禾一直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着迷。大一时,她就参加过保护非遗的志愿者活动。活动中,她看到了匠人们的坚守,看到了非遗手工制品的美丽,也看到了非遗传承不容乐观的现状:“它是一个冷门的、小众的存在,如果不走向市场化道路,不进入大家的生活中,很有可能就慢慢消失了。”

选修了公益创业这门课后,在创业导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汪忠的启发下,她尝试了很多非遗的市场化道路。比如提取侗锦中的花纹进行加工,制作成首饰、背包、笔记本系列,受到了青年学子的欢迎。

她将自己和团队推行的一系列“互联网+非遗扶贫、互联网+非遗扶智、互联网+非遗创新”的工作命名为薪火计划,取“薪火相传”之意。

红色文化+非遗探索更多可能

王淑禾出生在甘肃会宁,那里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在“薪火计划”小有成效后,她又有了新的想法,很多红色文化深厚的地区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能否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呢?她的想法得到了研究中心的支持。

2021年2月—3月,名为“抓住世纪机遇,申请红色非遗”的红色非遗项目出炉,王淑禾和小伙伴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通过对红色非遗的理论研究、红色非遗的线上调研、红色非遗的线下实践、线上线下结合讨论,大家发现,现在正是传承红色文化、传承非遗文化的关键性时期。“调研工作完成后,我们还有一系列线下落地活动,让更多小伙伴们了解红色文化、了解非遗,加入到传承、保护的队伍中来。”王淑禾说。

公益实践打破课堂边界

王淑禾发起的“薪火计划”“红色非遗计划”,都是她参加公益创业实践的一部分。工商管理学院的公益创业教育培养出大批将自我价值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青年学子。除了王淑禾的非遗项目,学院的公益创业实践还孵化出了很多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项目。比如疫情期间,免费为疫情严重地区孩子们线上一对一辅导的“壹桌计划”;将互联网与助农实践结合的“游鲜生”;拥有专项公益基金的创业孵化公司……汪忠说,公益创业实践对于学生和学校而言,都有积极意义。

“对学生,创业实践帮助他们从教室这个第一课堂走出,迈向社会实践这一更广阔的课堂;对学校,公益创业促进了立德树人的实效。”王淑禾的红色非遗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她说,希望通过红色非遗文化的传播、项目的落地,为党和国家献上自己最美的祝福。(郭探微)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