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议事厅”现场。淮川街道供图
人民网长沙4月26日电 “‘流动议事厅’搬到家门口了,大家提建议也更有劲了。”党员微网格长刘广高兴地介绍。在浏阳市淮川街道北园社区黄泥湾小区正在举办一场“流动议事厅”,刘广和邻居们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小区二期改造出主意。
这是浏阳市淮川街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淮川街道将党史教育与“党建+微网格”、城市精准帮扶、老旧小区改造等深度结合,着力为群众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用“心”听 居民发声有“劲头”
如何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浏阳淮川街道启动“把话筒交给群众”“流动议事厅”“微网格议事会”等系列活动,在一线听民声、聚民意。
“老旧小区化粪池容易堵,现在要抓紧改造小区化粪池。”“小区外来车多,车位紧、进出难,可以像其他小区在大门口安装门禁系统。”“还有停车棚、晾衣架这些‘标配’也不能少。”“要多设些安全标识和围挡,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小区党员、居民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改造方等40多人,一起讨论黄泥湾小区即将启动的二期配套改造。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板凳,“流动议事厅”打破了在传统会议室居民讲不清、放不开的局面,把议事平台搬进小区里、建在树荫下、开到庭院里,充分让居民畅所欲言。经过归类梳理,“流动议事厅”收到居民建议8条。
在小区门口,还多了一面特殊的“回音壁”。对于居民建议,在“流动议事厅”未现场答复的,社区“吹哨”街道和相关部门,再通过“回音壁”回复。居民平时也可以拿起粉笔在“回音壁”提建议,社区会第一时间收集处理并答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川街道通过“流动议事厅”“微网格议事会”“回音壁”,收集民声民意242条,解决194条。
倾“情”帮 群众脱贫有“奔头”
“现在康康(化名)在奶茶店找到兼职,整个人开朗了许多,我们老两口放心多啦!”康康父母因病去世,由爷爷奶奶抚养大。北正西作城市精准帮扶爱心企业联系了康康家。从康康迈入大学校门,北正西一直资助学费、生活费。还经常带着生活品、营养品上门看望爷爷奶奶,并表示愿意为康康提供兼职或全职岗位。“感谢北正西,现在康康越来越懂事了。”奶奶既感激又欣慰。
作为浏阳唯一纯城市街道和老城区,淮川街道下岗职工多,因病、因残致贫的也多。淮川街道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城市精准帮扶行动,让城里的特困群众脱贫也有了奔头。
“多亏百衣汇黄总,帮助解决了这么多困难,要不是他们,当初都不知道要怎样维持下去。”64岁的严阿姨,因中风听力下降,表达不清,行动不便。媳妇、孙女患病,常年吃药,一家子租房住,唯一收入来源是儿子打零工。百衣汇服饰批发城得知后,第一时间加入城市精准帮扶队伍,走访探望、解难纾困,让严大姐重拾了信心。
全“力”干 老城发展有“看头”
“以前每三户人家就有一处违章建筑。”想到之前的农械厂小区,王继英连摆手。“真没想咱们小区也有焕然新生的一天。”谈起变化,王继英笑开了。
王继英所在的淮川街道西正社区农械厂小区,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浏阳医药设备厂老宿舍,还是典型无物业开放式老旧小区。住户除了改制职工,近30%是租户。曾经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是常态,公共空间被违章建筑、煤棚等“霸屏”,居民想改变,却有心无力。
如今小区“旧貌”焕“新颜”。体量庞大的“违建”消失了,化粪池、雨污管、停车坪等重新规划了……农械厂小区上演了一场“变身记”。变化的发生源自“党建+微网格”这张“民生网”,源于老旧小区改造这件“民生事”。开始实施改造时,首当其冲的是拆违难。162处违章建筑,经过微网格长100余次上户、4次微网格议事会,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居民不仅主动配合拆除违章建筑,置换出800余平米的公共空间,还踊跃提改造建议。社区和施工方把居民的“金点子”装进了改造全过程,目前主体改造已完成,排水排污管网改造正进行,绿化、亮化和硬化即将启动,预计能新增车位100余个。今年,67个老旧小区纳入淮川街道改造范畴,更多小区将上演“涅槃故事”。
淮川街道坚持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用“心”听在一线,聚焦民生大小事,居民发声有“劲头”;倾“情”帮在一线,把城市精准帮扶送到贫困对象心坎上,群众脱贫有“奔头”;全“力”干在一线,让农械厂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老城发展有“看头”。(陈珍 熊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