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湖南要闻

湖南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2023年02月27日09:10 | 来源:湖南日报
小字号

  春风和煦,凤凰县禾库安置区,一排排新楼房黄墙青瓦,是苗家人喜欢的风格。“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交通出行都方便,我的电视机维修生意也好做了。”搬出深山,乔迁新居的吴金剑一家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

  和吴金剑一样,从闭塞乡村到热闹集镇,湖南69.4万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有家有业,生活日新月异。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湖南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接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业帮扶、产业帮扶以及公共设施完善等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培育壮大产业,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眼下,安化县茶乡花海景区迎来春游季。

  丈夫掌勺、妻子清洁,李益穴夫妇从小淹镇山村里搬出后,一个月能在景区里挣7000元。安化县将集中安置点茶乡花海社区与景区协同布局,发展乡村产业,统筹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如今,茶乡花海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当地还结合以工代赈,鼓励搬迁户栽花种草、维护设施,300多人直接受益。

  湖南抓好后续产业建设,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帮扶产业,推动安置点后续扶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搬迁+小庭院”等模式,助力33.7万名搬迁群众增收。

  在益阳市,政府引导在安置点组建劳务生产合作社,统筹周边发展种养、电商等项目近300个。

  冷水江市1300多户搬迁户参加蔬菜种植和家禽家畜养殖合作社。去年,仅渣渡镇梓坪安置点就出产辣椒5万余公斤,按保底收购价每公斤5元计算,收益25万多元。

  省发改委介绍,湖南还实行优先供给用地、优先保障配套、优先给予项目申报奖补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到乡镇村集体闲置场地和集中安置区创办厂房式就业帮扶车间,全省安置点建起帮扶车间近1600个。

  好工作稳民生,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就业

  “宁远智慧就业平台每天发布招聘信息,不定期举办线上招聘会,找工作真方便!”春节过后,宁远县冷水镇神下村村民李莉通过线上招聘,入职县里的汇盛鞋厂。

  宁远县创新三级联动就业模式,在安置区推出“县就业服务中心+县劳务派遣总公司+乡镇劳务派遣分公司+安置区劳务服务站+劳务经纪人”帮扶措施,劳务经纪人每日向搬迁群众发布招聘信息。

  近年来,湖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统筹开发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维护、公益岗位稳定就业,发挥“县县都有工业园区”优势,优先向搬迁群众推荐合适岗位。如邵阳市11个园区,吸纳搬迁群众就业4600余人。

  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贴息创业贷款、金融扶贫小额信贷等,引导搬迁户从事服务业,限免或低价租赁摊位。2022年全省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60.2亿元,12.6万户搬迁户受益。

  今年,省发改委出台方案,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开展以工代赈,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正全力推广实施,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每户至少1人就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已就业30.35万人,就业率达到99.32%。

  优化公共服务,搬迁群众“能融入”

  “政府给每家每户分配了一块菜地,种的菜吃不完!”2月24日,沅陵县太安社区搬迁户邓金莲和记者唠起家常。

  太安社区是湖南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了1359户5206名搬迁群众。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进城后,对土地的情愫依然难以割舍。太安社区利用安置点周边土地,按照每户30平方米的标准,打造一个个暖心“微菜园”。

  湖南不断优化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2022年,全省投入各级财政资金3.88亿元,新建各类配套公共设施项目624个。教育部门下达8.73亿元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中央资金,资金分配向易地搬迁安置点等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倾斜,用于改善公办幼儿园条件。

  邵阳市积极整合财政资金、帮扶资金及各类涉农资金,对安置区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质改造。全市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全部实现“五通三化”。有条件的安置区,还建了充电桩等“新基建”。

  目前,我省集中安置点配建(共享)幼儿园2431所、小学2483所、农贸市场2036个,建有室内外活动场地5063处、卫生室(站)2708个、养老服务中心2188个。有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记者 孟姣燕)

(责编:李淑静、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