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行深入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

2021年03月21日10:28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3月21日電 當前,電信詐騙、非法集資、“網絡貸”“校園貸”層出不窮,老百姓深受其害。如何通過正面的金融知識宣傳引導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自身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是目前各金融機構面臨的一大難題。建行湖南省分行提供了他們的解決方案。

一場活動,揭秘身邊的投資騙局

“劉海哥,非法集資別參與哦!”

“胡大姐,6、8、10法則記心中咯!”

花鼓戲是湖南人的傳統劇目,《劉海砍樵》是花鼓戲中的經典曲目。這一源出於民歌、后逐漸發展為多個角色演唱的傳統戲劇,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記者了解到,很大年齡稍長的本地人都能哼上一段。

“單純的金融知識講解十分枯燥,我們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寓教於樂,提高大家參與的積極性。”建行長沙興湘支行的同志靈機一動,“將金融知識以花鼓戲的方式表演出來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被建行長沙興湘支行編詞並自導自演的曲目在長沙市望城區砂之船商場上演。演出聚焦當今老年人頻繁中招的虛假理財、養老騙局現象,用中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常見的投資騙局伎倆進行了講述。

現場有老人表示,“今天我才知道,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准備,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湖南建行僅針對老年群體開展的金融知識宣教活動,就已經開展了600余場,覆蓋人次超過15萬。

一出電影,了解常見的詐騙套路

3月12日是張家界市教字埡鎮趕集的日子。這一天,街道上車流不息、人來人往,有賣茶葉蛋的,有推銷手工木制品的,吆喝聲、歡笑聲不斷,一片熱鬧的景象。從人群中遠遠望去,有一個地方像是在放露天電影,周邊還聚集了不少圍觀的群眾。

這是建行湖南省分行在做“3·15”金融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現場播放的是建行大學精心制作的反詐宣傳片。據工作人員介紹,宣傳片講述了不法分子利用虛假中獎信息誘騙受害人轉賬,后警察與詐騙分子斗智斗勇並千裡追逃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看的周圍群眾直呼過癮。

近10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2020年僅公安機關已偵破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人,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短信8.7億條。這些都足以說明當前電信網絡詐騙形勢的嚴峻性。同時,鄉村地區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發,因電信詐騙導致資金受損的事件呈快速增長趨勢,受害者多是老年人、留守人群等。

“加大打擊力度、提高犯罪分子的違法成本只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要提高群眾的風險意識和識別風險的能力。” 建行湖南省分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負責人介紹,“我們把重心放在鄉村地區,這些地區的群眾風險防范意識相對薄弱。”

為了深入推進鄉村地區的消費者教育工作,建行湖南省分行組建了鄉村金融工作團隊,在為老百姓提供日常金融服務的同時,還為老百姓講述常用的金融知識,分析常見的詐騙套路和防騙技巧,深受當地群眾歡迎。據了解,今年湖南建行已經累計在鄉村地區開展了1300余場金融知識宣教活動,覆蓋了湖南地區的全部行政村,受眾消費者達60余萬人次。

一部手機,暢游CCB消保會場

“東風來信花千樹,風裡秋千。淡淡春山,無限風光雲水間。消保分會場,期待您攜好友,答題抽錦鯉,學知識,看電影,一起憑欄細聽琵琶語,醉倒花前。”這一出自建設銀行的消保分會場的微信文案,絕對是小資青年的熱愛。

拿出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頁面自動跳轉到建行“金牛踏春來 消保伴您行”消保分會場活動,不僅方便,還有“獎勵”。不僅可以通過看電影的方式學習消保知識,還可以參與抽獎,游戲闖關,真正實現了一部手機玩轉CCB。如果覺得有趣,還可以轉發,邀請好友、同伴一起參與。

這樣的方式深受年輕群體的喜愛,大家紛紛轉發,覆蓋面迅速擴大。為了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湖南建行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客戶經理雲工作室”、朋友圈進行了裂變式傳播,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已經實現用戶訪問量20萬人次、訪問人數6萬人。

“我們現在用的是大數據,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採取不同的宣教方式,講究的是精准,一是內容精准,二是形式精准。”湖南建行消費者權益保護部負責人介紹,“老年人要用老年人感興趣的形式,而學生就要用學生感興趣的形式。”

事實上,圍繞如何更加有效地開展金融消費者教育,湖南分行一直在創新:組織拍攝小視頻,在城市地標投放大型戶外廣告,在微信公眾號推送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金融小案例或小故事﹔為了吸引孩子和家長的興趣,湖南建行制作了“消保從娃娃抓起”微電影,以電影的形式告訴孩子們處理各種問題的正確方式﹔針對校園中“現金貸”、“校園貸”等突出問題,制作抖音小視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對金融機構而言,加強對人民群眾和廣大消費者的教育,幫助老百姓守護好錢袋子,這項工作需要久久為功。

一直以來,湖南建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關注民生,回應社會關切,解決社會痛點,探索建立金融消費者教育的長效機制,讓金融知識如活水,真正流入了“尋常百姓家”,為增強消費者獲得感、構建和諧金融環境貢獻了積極力量。(盧紅滔 周子林)

(責編:羅帥、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