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3月30日電 陽春三月,萬物竟發。由於天氣晴好,蔬菜長勢良好,周金貴的瓜果蔬菜基地每天都聚集著四面八方趕來的商販,菜園子時常賣斷貸,蔬菜供不應求。老周合計2021年將菜園子擴大到10畝,但承包土地、購買種子和肥料需要一大筆啟動資金。一向開朗健談的老周一時間陷入了迷茫。
一年前,由於征地拆遷,老周失去了土地,由農村搬進了城市,在城鄉結合部的新建社區安了家。用拆遷款流轉了3畝土地,搞起蔬菜種植。在積累了一定客戶資源后,老周計劃擴大種植面積,立志在城市搞種殖。然而,動輒上百萬的土地承包款及種子肥料錢讓老周范起了愁。得知這一信息后,婁底農行婁星支行科園分理處第一時間找到了老周,將農行的農戶信息建檔模式告訴了他,通過建檔,老周從農行順利貸到了30萬元,按季還息,到期還本,年利率隻要4.15%。拿到貸款的老周終於放了心。
作為婁底市下轄的唯一縣級區,婁星區總面積630平方千米,下轄7個街道、6個鄉鎮,常住人口70余萬人,城鎮化率達80%以上。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農戶轉為城鎮居民,落戶“城中村”,成為新型農民,老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些新型農民離開土地,轉身投入現代化城鎮,靠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小手工業、攤販等為生。由於缺乏專業技術以及資金支持,“城中村”居民在融入城市過程中依然“手頭緊、心中慌”。處於城鎮化及鄉村振興的“夾心”地帶,“城中村”急於尋找一條振興之路。
社區建檔模式的推出,很好地破解了城中村的發展之困。社區建檔源於湖南農行創新推出的農戶信息建檔,主要面向城鄉結合部村組、“城中村”居民,由社區出具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証明,銀行通過批量建檔、統一授信,為廣大居民發放普惠信貸資金,進而支持廣大居民擴大生產經營,增加居民收入。
婁底農行積極響應號召,認真貫徹落實湖南農行“深耕千鄉萬村、助力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農戶信息建檔為抓手,深入千鄉萬村開展深耕鄉村。作為城區支行,婁底農行婁星支行聚焦城鄉結合部,將深耕鄉村模式運用到城邊社區,創新推出社區建檔模式,深入廣大城中村為居民建檔,通過惠農e貸為廣大居民提供金融服務,在帶動城中村居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農行婁星支行科園分理處地處城鄉結合部,周邊新建社區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區總人口6000余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居民仍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像老周一樣在城邊搞種植的還有很多。科園分理處負責人憑借其敏銳的市場觀察能力和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將農戶信息建檔模式運用到社區,推廣社區建檔模式,為廣大社區居民建立電子信息檔案,統一授信,支持“城中村”走上繁榮振興之路。據了解,科園分理處已收集“城中村”居民信息檔案1000余戶,預授信3000余萬元。為20戶居民建立檔案,發放惠農e貸300余萬元。后續社區建檔模式將在全區推廣,直接為近20萬“城中村”居民服務。
截至日前,婁底農行惠農e貸余額近9億元,較年初淨增1.7億元,累計為全市4.39萬戶農戶(居民)建立電子信息檔案,提供普惠信貸資金支持。下階段,該行將在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金融產品的普惠性、金融知識的大眾性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城中村”大力推廣社區建檔模式,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加快“城中村”走上振興之路。(孫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