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洞株路。廖明供圖
人民網長沙4月26日電 2020年8月28日,雲龍大道(洞株路株洲段)快速化改造項目全線通車,株洲至長沙車程隻需30分鐘﹔
2020年9月1日,長郡雲龍實驗學校新校區投入使用﹔
2021年3月3日,雲龍示范區頒出全市首張“跨市通辦”証件……
長株潭一體化全面加速,作為株洲與長沙交通對接、產業融合的橋頭堡和長株潭東部產業帶的核心區,株洲經開區、雲龍示范區主動作為,積極對接合作。僅4個月時間,該區就先后與毗鄰的長沙市雨花區、瀏陽市、長沙縣和湘潭市雨湖區開展重大對接活動10余次,簽署區域一體化發展相關合作協議12個,重點在區域產業鏈發展對接、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產教融合、政務服務跨域通辦等方面進行合作。
融城核心,雲龍大地,正在打造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道路上闊步疾行,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雲龍擔當。
全面對接,無縫融城
長株潭城際鐵路在大豐設站,已實現公交化運行。雲龍大道全線改造通車,融城黃金通道順利打通,大大縮短了株洲到長沙的時空距離,加快長株潭融城步伐。
城市相融,基礎先行。根據區域一體化發展相關合作協議,雲龍全力推進區域內的城際干線道路建設,爭取雲峰大道對接昭雲路、華強路對接機場連絡線年內開工,加快田心大道對接黃興大道的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更讓人振奮的是,還將加強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長沙地鐵7號線南延線、S4線線站規劃方案對接協調,爭取線路經過雲龍,讓更多的要素資源導入。
此外,該區還將加快對接,構筑互聯互通的鄉村道路網絡。增開城鐵大豐站至長沙比亞迪廣場的兩條公交線路,暢通兩地居民通行。屆時,雲龍將無縫快速融入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帶動產業、物流、人才、資金的快速流入。
協同互補,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國創越摩先進封裝項目正在進行樁基工程,預計10月投產。湖南數據湖產業園一期項目,計劃7月底對外提供雲服務。華康生物生產基地、中關村新一代信息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正酣。
打造長株潭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產業是重要支撐,更是核心關鍵。近年來,株洲經開區提早謀劃,精心布局,大數據、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新產業新業態來勢向好。
株洲經開區與雨花經開區,建設互補性和融合性強。未來,雙方將強化產業對接,促進產業互補,推動產業升級,發揮雨花經開區“一主一特”(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人工智能機器人及傳感器產業鏈)和株洲經開區軌道交通裝備、大數據產業集群的優勢,以產業鏈合作為紐帶,促進兩地智能制造錯位發展、相互補充,聯合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競爭新優勢。
此外,該區將發揮長株東部產業帶區域節點作用,積極對接中國(湖南)自貿區長沙片區、臨空經濟示范區,依托株洲工業優質資源,立足湖南(雲龍)大數據產業園和雲龍產業新城兩大園區,大力發展軌道交通、智能制造、電子信息、大數據、生物醫藥等產業,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跨域通辦,感受“一家人”的便利
政務服務跨域通辦,解決群眾異地辦事面臨的“多地跑”“折返跑”堵點難點問題。目前,雲龍與雨花區、瀏陽市、長沙縣等地共同梳理出首批多項“跨市通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涵蓋民政、醫保、人社、衛健等領域。
長郡雲龍實驗學校建成開學,省直中醫院雲龍醫院加快建設,長株潭中央公園、雲峰湖森林植物園等城市景觀建設加速對接推進……在交通一體、產業協同日漸深化的背景下,雲龍與毗鄰縣市區正著力在政務一體化、公共事業資源一體化等領域發力,越來越多的生活共享,讓長株潭市民感受“一家人”的便利。
更讓人期待的是,該區正緊鑼密鼓推進雲龍融城未來社區建設。該社區將依托生態綠心優勢,立足大數據產業特色,致力打造“面向未來、數字智能、宜居宜業、生態綠色”的新型社區。
“加快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長株潭一體化迎來黃金機遇。”株洲經開區、雲龍示范區黨工委書記蔡周良介紹,該區將進一步完善產業規劃、找准產業定位、完善城市功能,推動與長沙、湘潭的產業協同互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著力打造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李逸峰 劉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