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武陵深處藏仙境 桃花源裡興產業

匡瀅 實習生 譚佳勛

2021年06月05日18:44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三湘之北,武陵山下,洞庭西岸,便是常德之境。

常德,古稱“武陵”。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近些年來,這座枕山靠水的城市,不僅續寫著桃花源的傳說,還悄然孕育出大批網紅產業。

沉浸桃花源 做一次武陵漁人

秦溪下游,五柳碼頭啟航,溯秦溪而上,於人聲喧語中上船,在游船行進間遠離都市紛擾。疊陵幽谷,溪水潺潺,漁網嘩嘩,身在船上,心入桃源。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桃花源記》裡,尋蹤五柳先生筆下的世外桃源。

“以前從未有過的乘游船沉浸式體驗,岸邊還原古時勞作場景,景色怡人,感覺真是到了世外桃源。”來自湖北的劉先生對這場實景演出贊不絕口。

溯溪而上,“武陵漁人”的張網捕魚、“村舍夜話”的鄉野趣事、“林泉沐浴”的少女清純、“水上婚禮”的奇特新鮮一一呈現眼前,一副360°田園生活畫卷在溪流兩岸慢慢鋪展開來。

上岸,融合“隱逸文化”和“家國情懷”的《湘遇·桃花源》演出是常德桃花源的另一處網紅打卡點。整場演出劇情緊湊,45分鐘,主角曲折、悲慘而光輝的一生盡在眼前,常德漢劇、沅水號子、桃源擂茶、桃源刺繡、缽子菜等眾多文化非遺也巧妙融入其中。

“這種沉浸式的紅色旅游,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真切感受到當時的抗日場景,觸動很深。”現場的游客紛紛感慨。

走出桃花源,來到常德市城區穿紫河畔的河街。夜幕降臨,穿紫河兩岸萬家燈火,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這裡以前就是條臭水溝,我們本地人避之不及。自2015年環境整治以來,水質好了不少,成了我們飯后散步的首選地。”常德市民唐先生邊走邊說道。

移步穿紫河邊大碼頭,從碼頭登船,可以乘船游覽丁玲公園碼頭、白馬湖公園碼頭、柳湖沙月碼頭等14個碼頭。兩岸,“德國小鎮”、婚慶產業園、常德河街平地而起。

據了解,2015年,常德入選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因地制宜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塑造了綠色發展和宜居生活相互融合的和諧格局,形成城市提質和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生動局面,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城市逐步形成。穿紫河也污水變清流,化身常德的“綠腰帶”。

重回塵世間 賞一路網紅產業

從詩意常德,移步現代化的產業聚集區,這位婀娜多情的“少女”,畫風也突變為雄姿煥發的“硬漢”。

常德,正以產業項目建設支撐“三高四新”戰略落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竭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

走進常德高新區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工廠,工人並不多,幾個工業機器人和無人搬運小車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這個月17號,中聯重科塔機常德智能工廠二期開園投產,開啟塔機全面智能制造新時代,現場還交付了全球最大風電動臂塔機。” 中聯重科建筑起重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部行政安環室副主任王之璧說道。

王之璧介紹,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公司銷量小幅度下滑,但是在4月份之后局面開始扭轉,9月份銷售額已經突破百億大關,全年產值155億元。常德塔機智能工廠的全線投產,充分彰顯了中聯重科在智能化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也體現了公司不斷推動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行業領軍形象和使命擔當,標志著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而強,在新時代實現嶄新發展。

作為常德經開區智能電子產業園的“新成員”,華為常德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的成績同樣耀眼。

走進展廳,智能機器人“優優”以其憨巧可愛的外表吸引了不少來客的眼光。“優優,跳個海藻舞。”優優聞訊而動,靈活地跳起舞來,期間還不時向來客們拋個“媚眼”。

除開這些好玩的“小科技”,華為常德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蘊藏的驅動工業發展的強大動能更讓人驚嘆。

該創新中心是湖南省首個自主創新工業互聯網平台實踐基地,也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技術最先進的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它通過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的融合,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轉型四大提升。截至目前,該中心已與21家園區企業深度對接,成功孵化金健米業等3家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標杆企業,賦能17家中小企業。

如今, 常德已建成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津市工業園等11個縣級工業園區,形成了煙草、鋁業、電力、食品、紙業、紡織、機械、建材、醫藥等主導產業。2020年,常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49.1億元,比上年增長3.9%,總量穩居全省第三。

當前,常德正深入貫徹“三高四新”戰略,緊扣“一個中心、兩個樞紐、三個基地”目標要求,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責編:羅帥、彭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