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韶山:生態宜居美如畫 鄉村振興踏歌來

2021年11月24日20:3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韶山市銀田鎮銀田村。莫正德攝
韶山市銀田鎮銀田村。莫正德攝

人民網長沙11月24日 小橋流水,雞鳴鴨唱,青瓦白牆,綠樹掩映……秋冬之交,走進韶山各鄉鎮,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后打造起“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池塘、果樹、嶄新的柏油路和文化牆交相輝映,勾勒出了一幅產業興、農民富、鄉村美的迷人畫卷。

近年來,韶山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系統推進、點面結合,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抓手引領產業發展,以便民陣地為抓手引領服務提質,以志願服務為抓手引領鄉風文明,以村規民約為抓手引領社會和諧,以垃圾分類為抓手引領環境美化,從“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積極打造鄉村振興韶山樣板,各項工作成效不斷凸顯。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首批鄉村治理試點縣市、全國綠化模范市、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示范市、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市、省政府真抓實干激勵表彰、全國文明村鎮韶山鄉,全國美麗宜居小鎮清溪鎮,中國美麗鄉村百佳黃田村......沉甸甸的數十項國省榮譽的相繼獲得,也帶來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攀升。

堅持真抓實干,打造生態宜居好環境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美麗鄉村,美在生態宜居環境。十一月的韶山秋高氣爽,走進清溪鎮花園村,道路兩側綠樹成蔭,各色花兒迎風招展,鱗次櫛比的樓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房前屋后干干淨淨,地上幾乎看不到幾片落葉。

村裡的清爽,與該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分不開。

正在參加該村屋場懇談會的村婦女主任肖雪平介紹,近幾年來,花園村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提質改造和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以村為單位,行動由黨員帶頭,工作由群眾來做,按照鄉鎮聯點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的“三包”模式,積極發動村民自行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並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改旱廁為水沖式衛生廁所。同時以家庭為單位,以“淨化、綠化、美化”為准則開展“家庭清潔”集中整治活動。通過清掃庭院內外,做到清垃圾、清雜物、清殘垣斷壁、清庭院“四清”和院落淨、居室淨、廚房淨、衣物淨、廁所淨、禽舍淨“六淨”,並定期開展評比。評選出的美麗庭院和五星屋場,對村民起著很好的激勵督促作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韶山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構建全域便民利民“生態網”。統籌推進污水處理和河庫治理,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農村污水處理率達75%,飲水安全達標率、地表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健全河長+河長助手+民間河長+河道警長的“四長聯動”工作體系,以鄉鎮河長辦辦事員、村保潔員為主體,實行河庫保潔網格化管理,對溝渠塘壩全面開展清淤整治,形成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環境。

大力實施補綠增綠工程,提升綠色生態容量,創成省級森林城市,獲評全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生態廊道“沿路增綠”。以景觀為點、以道路為軸、以屋場為面,做好韶山“內圈+外圈”的增綠文章﹔依托美麗鄉村“見縫插綠”,對全市各村的村組道路、村民庭院、休閑廣場和村部等進行綠化補植,完成鄉村綠化面積2萬多平方米。對主要河流沿岸進行綠化補植,推動全市村庄綠化覆蓋率達59.47%﹔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目標,創建“四好”文明示范路9條,實現農村通組道路全覆蓋,創成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由點及面,串珠成鏈,韶山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支撐,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在全域鋪就了一張山水相依、紅綠相融的生態畫卷。

激活“紅色引擎”,釋放農旅融合發展活力

“綠色”是韶山最大的優勢,“紅色”是韶山最美的底色。韶山聚力推動旅游紅字招牌和鄉村綠色旅游的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旅游產品質量、硬件設施建設、軟件管理服務、文化內涵、環境衛生、人員素質技能的全面升級,真正打造了一批生態優、環境美、產業強、農民富、機制好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

韶山鄉地處韶山核心景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近年來,韶山鄉以打造宜居、宜游、 宜業的“紅色聖地·綠色家園”為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紅色旅游與現代農業、文化產業、商貿服務業融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建設“黨建高地、發展樣板、經典景區、美麗鄉村”,形成了以農助旅、以旅興農的發展格局。

“韶山村村民參與旅游業比例達到80%,去年人均年收入達到34800元。”韶山村黨委書記毛春山表示,韶山村依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文化創意、紅色研學、教育培訓以及現代農業等產業,2020年村級集體收入近1100萬元。

以銀田寺古街聞名的銀田鎮,是少年毛澤東出鄉關的地方,也是堪稱“世界建設奇跡”韶山銀河的所在地,如今成了研學旅行的網紅地。老街上,慕名而來的各地游客絡繹不絕,欣賞老街古韻,感受“韶灌精神”,這個離韶山核心景區和湘潭市均不遠的特色小鎮,已成為不少旅行社重點推薦的線路之一。

銀田鎮銀田寺社區黨總支書記沈進紅介紹,他們一方面全面整治老街周邊環境,對街面和古建筑進行修繕,充分保留老街的自然風貌和鄉土氣息,一方面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引入旅游項目,讓老街重現昔日商賈雲集、人群熙攘的別樣風情。

深化紅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推進紅色資源和鄉村旅游雙輪驅動,延伸紅色產業鏈條,在發揚傳承紅色文化的同時打造鄉村振興紅色文化產業升級版。韶山市還依托銀田鎮長慶和谷米行、張公橋、銀田寺,清溪鎮火車站、烈士陵園、長湖村黨史教育基地,楊林鄉彭紹輝故居、蔣梯空烈士墓等,策劃了一批紅色文化展示體驗項目,推進形成了“集點連線、集線成片”的紅色旅游發展格局。加強了毛澤東同志故居、滴水洞、毛澤東小道、韶山學校門樓等保護和利用,還著力打造毛澤東“求學之路”“求索之路”“回鄉之路”。

紅色經典旅游線路,加上精心策劃的體驗項目,讓一撥又一撥來韶山的游客流連忘返。2021年1-10月,韶山接待游客人數120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5.41億元。

推進移風易俗,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

近年來,韶山市堅持紅色基因傳承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同步推進,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鄉村文化建設為抓手,以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不斷補足鄉村振興的短板,通過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提振精氣神,展示文明貌,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文藝愛好者、山歌傳承人章金輝是韶山村的宣傳委員、文明實踐站的副站長,她帶領的群眾廣場舞蹈隊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100多人。“我們喜愛跳舞,強身健體嘛,韶山村人不僅會做,會說,更會跳,會唱。今年我們的農民合唱團又在市裡得了大獎。”說起舞蹈,章金輝神採奕奕,“以前見面就談誰跟誰有矛盾的事情,現在大家聚到一起就討論怎樣把舞跳好,把歌唱好。”

“今年來,韶山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層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得到滿足。”韶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主任龐新梅用“四最”來概括當前的美好文化生活:最可喜的變化是,從牌聲陣陣到載歌載舞,文化生活從可有可無到“離不開”“放不下”﹔最明顯的提升是,群眾自我創作、自我展示和自我傳播,使人更有文化、更有修養了﹔最歡迎的形式是,身邊人講身邊事,家鄉話唱家鄉曲,地方戲演地方事﹔最歡快的參與是,文明創建動起來,志願服務興起來,廣場活動舞起來,鄉村春晚樂起來。

與此同時,韶山市“紅杜鵑”理論宣講團和“草根名嘴”百姓宣講團緊扣理論政策的重點、社會生活的熱點、群眾的關注點,以“農民夜校”“村社課堂”“屋場會”等形式,把豐富優質的精神食糧送進全市4個鄉鎮38個村社區的千家萬戶,引導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創造幸福生活﹔組織群眾開展道德評議,舉薦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褒獎善行義舉、懲戒道德失范行為,引導群眾提高道德素養﹔持續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評選活動,讓“好家風代代傳”“全家福挂廳堂”活動成為風尚,在全市形成向上向好向善的良好社會風氣﹔組織志願者採取公益幫扶、懇談交流、心理疏導等方式,面對面、心連心,協調家庭鄰裡關系,加強對農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孤殘兒童等困境兒童,通過推進助老助殘、健康義診、衛生整潔等志願服務常態化,在真幫實扶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舉行“我們的節日”慶典活動,培育文明禮儀,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讓群眾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在宣傳中提高素質,在參與中享受文明。

從“外在美”邁向“內在美”、從“局部美”邁向“全域美”、從“環境美”邁向“生活美”。青山綠水中,屋舍田野間,美麗鄉村的魅力不斷迸發。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創建過程中,韶山將分類明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建設要求、工作內容和工作標准。目前,韶山市統籌形成了“1+5+N”的框架體系,精心編制了《2021—2025年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規劃綱要》和《2021—2022年鄉村振興示范創建行動方案》,“5”個振興的專項實施方案,多個重點工作任務的操作方案,進一步厘清示范創建的思路,細化示范創建舉措,強化有關組織保障。

下一步,重點做好規劃編制、突出產業發展、優化人居環境,加快“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加快“改善人居”向“生態宜居”轉變,加快“移風易俗”向“文化振興”轉變,加快“扶貧尖兵”向“人才振興”轉變,加快“夯實基礎”向“組織振興”轉變。按照分類達標、全域示范的思路,力爭在有效銜接、頂層設計、產業融合、改革創新、鄉村治理、基層黨建等六個方面出經驗、見成效,為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工作提供韶山方案、貢獻韶山智慧、打造韶山樣板。(肖燕、朱文)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