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步:唱響民族團結奮進之歌

![]() |
2018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節文藝演出現場。單位供圖 |
60多年前,苗、漢、侗、瑤等24個民族在這片寧靜的土地和睦相處,開荒造田、建房修路,用勤勞的汗水建設了苗鄉的雛形,這是湖南邵陽城步苗族自治縣各族群眾建設美麗家園的記憶﹔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早日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是今天城步人民在新時代奮進路上凝聚起的共識。
2014年,城步苗族自治縣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2021年獲評湖南省第九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當下,在美麗的湘西南邊陲,在充滿激情的“楚南極地、苗疆要區”,在城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創建活動正在持續有效地推進。
創建路上,高位推動凝心志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以實際行動不斷開創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新局面,早日建成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2021年12月23日,在慶祝城步苗族自治縣成立65周年暨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縣委書記余勛偉對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近年來,城步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不斷錘煉黨員干部戰斗力,突出組織領導、提供組織保障、堅持高位推動,全縣上下凝心聚力,眾志成城。
高規格加強組織領導。該縣不斷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及時調整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一步完善鄉、村兩級民族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實現全縣上下“一盤棋”,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高站位推進民族工作。該縣堅持將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作為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縣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重要學習內容﹔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多次聽取關於民族工作的專題匯報,及時調度部署,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相繼召開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動員會、推進會等,推動創建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高標准完善法規條例。該縣修改完善了《城步苗族自治縣自治條例》,制定出台了《城步苗族自治縣民族風格建筑條例》等法規,形成了以自治條例為主體、單行條例為補充的民族自治法律法規體系,為創建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高要求落實優惠政策。城步嚴格執行少數民族醫療減免和義務教育助學政策,充分利用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產貸款貼息政策,推進民族企業發展壯大﹔堅持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干部和人才作為民族工作的關鍵環節,少數民族干部佔機關干部總數的63.5%。
文化自信,宣傳教育全覆蓋
“金童山飄來,不老的山歌。彎彎的橫水,笑著向東流……”今年4月下旬以來,在汀坪、丹口等鄉鎮,這首由該縣民族文化工作者作詞譜曲的苗族山歌《橫水謠》廣為傳唱。
近年來,城步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核心目標,切實為加強民族團結、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思想動力。
該縣制定印發了《創建宣傳工作方案》,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以六月六山歌節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為契機,搭建各族人民交流學習、團結互助平台﹔打造了民族團結宣傳主題公園、文化長廊等。縣委黨校定期舉辦民族政策學習和文化傳統培訓班,至今已經舉辦92期,培訓干部近3萬人次。
該縣相繼召開了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工作動員會、推進會和自治縣成立65周年暨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全縣涌現出一大批創建示范單位。其中,長安營鎮被評為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丹口鎮被評為湖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汀坪鄉、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
同時,該縣成立民族文化挖掘保護專班,對全縣民族文化進行調查、收集、挖掘和整理,發掘出城步吊龍、苗繡、儺戲、賀郎山歌等城步特色民族文化﹔將民族政策、歌舞、語言納入縣委黨校和中小學學習課程,培訓民族文化傳承人、干部職工和教師學生共5600余人,建立民族文化傳承基地5個,建成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0個。
民族團結,城鄉發展起高歌
團結才有和氣,團結才有力量。
城龍(城步至龍勝)高速征地拆遷穩步推進,南綏公路建設快馬加鞭,石板橋至城步一中污水管網及道路改造快速推進……初夏時節,該縣一批重點民生項目建設正加緊施工,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熱鬧場面。
近年來,該縣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經濟發展穩中向好、穩步提質。2021年,該縣主要經濟指標全面提升,其中有多項指標增速排名邵陽市前列。
該縣全力推進“五好”園區建設,集中推進“135”工程升級版等重點工作,入園企業達到42家,南山牧業被評為“國家級龍頭企業”,園區技工貿總收入與上年度同比增長27.8%。大力實施“六大強農行動”,發展高山蔬菜種植20萬畝,發展特色經濟作物18.6萬畝,建成省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13個,獲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縣”,長安營鎮獲評“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六月六山歌節被評為“中國優秀當代節慶”,並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老山界景區成功入選瀟湘“紅八景”和湖南省建黨100周年紅色旅游精品線路。2021年,全縣共接待游客48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5億元。
該縣縣城不斷擴容提質,白雲大道、興業路、儒林大道和南山大道北段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完成儒林大道民族特色改造,建成新儒林農貿市場,城鎮化率達到43%,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城步至龍勝高速公路正式開工建設。全面加強農村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村通村公路、通電、通安全飲水率達100%﹔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電網升級改造,實現安全電、同價電全覆蓋,實現寬帶“村村通”,4G網絡全覆蓋。
增進福祉,民生保障挂心頭
我們一家人,愛才那樣深﹔我們一家人,情才那樣真。
近年來,城步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抓手,聚焦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的問題,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動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駐村幫扶實現全覆蓋,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建設了一批覆蓋縣鄉村“十有”標准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順利通過國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年度后評估,創建省、市、縣美麗鄉村65個。同時,該縣獲評“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丹口鎮花龍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蔣坊鄉大同村獲評“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
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9.1%,穩居全省第一,獲2021年湖南省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干督查激勵獎。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創建樣板河12條,丹口鎮桃林河被評為“湖南省美麗河湖”,白雲湖和威溪水庫等飲用水源地得到全面整治,河(湖)長制工作獲水利部推介。
全面強化社會保障。大力實施教育優先戰略,認真落實全縣民族困難學生資助政策,2021年共完成6所學校的提質改造,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210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扎實推進“雙減”工作,縣域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清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9%,實現大病保險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全覆蓋﹔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殘疾人保障等政策全面落實﹔新增城鎮就業3599人,農村脫貧勞動力就業19698人。
推進鄉村振興,改善生態環境,強化社會保障……一系列的民生福祉深化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強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凝聚起“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和諧穩定,社會治理夯根基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在蔣坊鄉大同村,駐村幫扶工作隊、村“兩委”成員每周總會拿出一天時間,為村民做好“幫代辦”服務。這是該縣創新社會治理惠民生的一個生動實踐。
近年來,城步堅持把創建工作貫穿於平安城步和基層組織建設的全過程,有效夯實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根基,維護了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該縣健全完善《社會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不斷夯實縣、鄉、村三級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加強“一村一輔警”建設,深入開展禁毒、反電詐、掃黑除惡常態化斗爭,共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4個、惡勢力團伙7個。深入開展“百千萬”平安聯創聯建活動,成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716個,民調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持續保持全省“平安縣”稱號。
健全矛盾糾紛調處機制。該縣建立了縣級領導接待群眾信訪工作制度,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會氛圍﹔積極探索出社會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群眾文化聯創、基礎設施聯建、農業產業聯發“五聯工作法”﹔加強湘桂省際邊界及周邊其他縣市的交流互動,近年來舉辦群眾聯誼、歌舞聯歡、治安聯防、森林聯護等各類活動200多場(次),邊界持續保持和諧穩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城步打下堅實基礎,該縣經濟社會邁出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相繼獲得全國法治創建活動先進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綠化模范縣和湖南省脫貧攻堅工作先進縣、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綜合治理工作先進縣等榮譽。
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在城鄉,一朵朵錦繡繁花,一幅幅美麗畫卷,記錄著苗漢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軌跡。民族團結之花在城步大地上開得格外艷麗,苗漢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推動著城鄉各項事業繁榮發展,不斷鞏固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在這片沃土上一起描繪“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和諧畫卷。(尹建國、王祥剛、陽望春、龍嬡)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