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時評

網絡曝光不能觸碰法律“紅線”(金台銳評)

張天培
2022年12月29日09: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高鐵不文明佔座行為被視頻曝光﹔男子全程直播拍攝,請人為孕婦讓座﹔插隊引發互毆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類似的網絡視頻曝光行為不時出現於互聯網平台,有的在短時間內引爆輿論焦點,引來眾多網友圍觀評論。

  近年來,隨著各類視頻網站快速發展以及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網絡視頻曝光成為很多人披露不良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輿論監督方式之一。但在這個過程中,拍攝曝光視頻的行為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甚至觸及法律“紅線”的可能?如何把握行使輿論監督權與保護他人隱私權等權利之間的關系?如何防止有些人為了獲取“流量密碼”,隨意剪切視頻片段,編造事實、惡意炒作,擾亂網絡公共秩序?這些問題,也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重視。

  有些網絡曝光行為看似正義之舉,有的也的確是為了揭露社會不良現象,但將拍攝的他人視頻,尤其是可能會引起負面影響的視頻隨意傳到網上,則有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等,對他人的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最終有可能“好心幫倒忙”。現實中,還有人借網絡曝光之名,泄一己私憤,通過視頻剪輯或文字引導,摻入主觀傾向甚至不當目的,片面地對他人的某種行為進行曝光,甚至引導進行“人肉搜索”,給當事人帶來巨大精神壓力。比如,某地一理發店老板常將和自己發生矛盾的顧客的視頻隨意發到網上,甚至配文“曝光奇葩行為”,對當事人進行人身攻擊與詆毀。當事人名譽尊嚴受到損害,不但嚴重影響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也使社會公眾感到缺乏安全感。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曝光不能觸碰法律“紅線”。公民的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以及個人信息權益等是人們的基本權利,也是人們正常生活的保証,必須得到充分尊重和保護。在現代信息社會中,必須嚴守法律底線,依法處理好公民自由表達和隱私權等合法權利保護之間的關系。雖然,目前我國沒有針對網絡曝光的專門性法律,但根據我國的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在網絡平台上散布謠言,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不得制作、復制、發布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名譽、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與此同時,民法典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等。曝光視頻的發布者如果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對當事人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很可能被追究相關民事乃至刑事責任。

  共筑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營造良好網絡生態,需要各方配合打好“組合拳”。網絡視頻平台應當依法履行義務,承擔相應主體責任,強化內容審核機制,對視頻中涉及的違法行為和不良內容進行及時監管﹔視頻內容生產者應不斷加強法律學習,提高自身法治素養,深刻認識到曝光行為必須在法律規范中進行,要以尊重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政府監管部門應強化協作,進行聯合執法督辦,定期對內容管理主體開展監督檢查,開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確保網絡空間風清氣正。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