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實干為民 交出滿意答卷 壯志滿懷 書寫奮進篇章
——寫在湖南省兩會開幕之際

湖南省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人民網 匡瀅攝
1月13日,湖南省政協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1月14日,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
來自湖南各地的代表委員們,帶著殷殷囑托,共同走進了湖南省人民大會堂。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湖南各項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收獲之年。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在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征程中,湖南交出了一份讓黨中央放心、全省人民滿意的答卷。
發展湖南踐行人民民主
湖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人民網 向宇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過去五年,湖南密切聯系群眾,深入了解民情,真實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架起了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民意窗”,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可參與”的民生實事逐步落地落實。
“建議人行斑馬線信號燈增設語音通行提示”,關心的是殘障人士出行問題﹔“加大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推動大班額問題的解決”,牽挂的是孩子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問題﹔“建議加快長吉高速項目建設”,思考的是掣肘湘西南地區交通發展的難題......
五年來,全省近10萬五級人大代表深入一線、深度調研,積極參與“聯系群眾辦實事”活動,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萬余個,落實幫扶物資和資金4.6億余元。
代表委員認真看報告。人民網 吳茜薇攝
民生所呼,就是發展所應。
湖南以“惠民小事”撬動“民生大事”,充分把委員的智慧、界別的優勢、政協的力量,匯聚到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火熱實踐之中。
通過深入開展助推高質量發展主題活動,湖南先后聚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助推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就業優先推動共同富裕等10多個重大議題,促成湖南與粵港澳企業簽署60個省級項目,投資總額超過325億元。
此外,在持續深入助力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上,湖南積極開展“三個一”扶貧行動、“萬戶幫扶行動”等,並在財政銜接補助資金和涉農整合資金管理、駐村幫扶等方面相繼出台一系列實施方案。
行動有成效,方案結碩果。據了解,湖南已連續三年獲評全國脫貧成效考核“綜合評價好”省份。全省68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湖南堅決擔起這一重任,通過立足“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有效有力應對復雜經濟形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在全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湖南經濟總量實現接連跨越,2012年全省經濟總量2.22萬億元,2021年躍升至4.61萬億元。
法治湖南折射民生幸福
湖南省公安廳在第三個警察節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2022年湖南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的評價高達95分。 人民網 吳茜薇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條條法規規定、一次次審議監督、一場場視察調研、一份份議案建議,折射的是省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不凡歷程,見証的是在一線、在狀態、在路上的堅實足跡。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68件、打包修改法規110件、廢止法規15件,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提供了堅實法治基石。
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湖南法治湖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南政法系統堅持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忠誠履行職責使命,不斷推進過硬隊伍建設,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全省政法系統圍繞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推動出台《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出台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有關意見,推動設立自貿區和知識產權法庭,開展涉工程機械專項審判執行等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同時,堅持打防結合,創新社會治理,營造平安和諧穩定環境。2022年,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和公安隊伍建設的評價分別達到95分、91.53分,再創歷史新高。
此外,全省政法系統堅持司法為民,深化政法改革,不斷提升執法司法質效。其中,僅省委政法委統籌開展的國家司法救助工作,2014年以來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3萬件,救助3.1萬人。
2023年1月11日,寧鄉市司法局組織機關干職工大學生子女和橫市籍大學生,在橫市鎮開展“為理想熱身 為法治出彩”寧鄉市2023年大學生寒假“送法下鄉”活動。 長沙市司法局供圖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10年來,為推動全面依法治省,湖南推動出台《法治湖南建設規劃(2021—2025年)》《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湖南省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等,做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高質量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厲行法治,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多年來,湖南堅持法治湖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把法治貫徹到每一個環節,踐行到每一個細微處,切實守護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造湖南筑牢發展底石
山河工業城智能制造車間。 山河智能供圖
不久前,湖南省工信廳公布了“2022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杆企業和標杆車間”,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被認定為2022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杆企業﹔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型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車間等42個車間被認定為2022年度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杆車間。
近年來,一批制造業企業在各自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推動湖南智能制造不斷向縱深發展。
湖南搶抓“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大機遇,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穩步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助推湖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而這一切,得益於全省1000多名代表委員的積極推動,也依靠於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
2022年1月11日,全國首部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於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並於3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條例由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向省委提出制定建議,並被列為湖南省委常委會2021年工作要點。
該條例對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產業基礎、產業鏈、企業和企業家培育等各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均作出具體規定,明確建立省、設區的市(自治州)聯動的產業鏈鏈長制,安排先進制造業發展資金……條條都是“干貨”。
該條例實施,為先進制造業賦能。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先進集群名單,長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集群、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株洲市軌道交通裝備集群、株洲市中小航空發動機集群等4個產業集群位列其中,僅次於江蘇、廣東,與浙江並列全國第3位。
為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湖南省高新技術發展條例》《湖南省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辦法》應運而生,為湖南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前列並加快邁向科技強省“推波助瀾”:超級雜交水稻、“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超高速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北斗衛星、“海牛Ⅱ號”深海鑽機、“京華號”盾構機…… 創新湖南樣樣爭先。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外景。 黃張偉攝
對標世界一流,湖南大力實施智能制造賦能工程。
截至目前,湖南共有16家企業列入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獲批國家智能制造標准化和新模式項目27個,數量分別居全國第六、第七﹔1家企業中標國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項目。
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科大訊飛湖南區域總部、智能制造中南總部更是宣布將落戶湖南湘江新區湘江數字健康產業園……借助政策優勢,當前長沙規模工業企業從2000余家增長到突破3000家,先進制造業由工程機械一業獨大發展至擁有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回首過去,成果豐碩 ﹔展望未來,斗志昂揚﹔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湖南將堅定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躬行不輟,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新篇章。
總策劃:吳齊強
本期統籌:彭應兵
文字作者:匡瀅、吳茜薇、向宇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