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建行懷化市分行服務邊遠山區發展紀實

湖南懷化,湘西大山裡一座火車拖來的城市。在山區建設發展中,建行懷化市分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在上級行、懷化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新金融行動落實新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讓一大批懷化品牌“飛出”山窩窩。2022年,該行貸款余額較年初淨增突破30億元,貸款余額已突破300億元大關。在當地國有四大行中,該行以23%的網點、21%的人員實現了貸款余額佔比35%的業績。
路橋的“高光”時刻
碧波蕩漾的沅水,就像一條流金的彩虹,是懷化得天獨厚的綠色自然水資源。
“過去,我們隻能望著滔滔江水興嘆,捧著金飯碗挨餓,有了建行信貸的支持,我們鋪路架橋,讓大江大河變成了聚寶盆,山林窪地成了高產田!”懷化公路橋梁建設總公司總經理梁元鬆發自內心得感慨。新年伊始,該公司就收到了來自該行1000萬元專項貸款,當地第一批普通國省道大中修工程項目立即鋪開,日益完善的交通樞紐為當地“糧袋子”“菜籃子”注入生機和活力,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大山的子民們換來了真金白銀。
“我們麻陽縣地處湘西大山的腹地,落后的交通一直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山民的農產品運不出去,爛在了枝頭,壞在了地裡,建行的基礎設施貸款助力我們開山修路、遇水架橋,把村民的致富路修到了家門口,把富民政策的金橋架進了心窩裡!”麻陽縣交通局負責人滕召和在2022年10月“張吉懷”高鐵麻陽段通車時,談到麻陽建行及時發放7100萬元貸款保障了項目順利施工時,飽含深情地說。
新年伊始,懷化建行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的戰略部署,持續增強金融作用的發揮,緊盯當地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流,在能源、交通、物流、農產品加工等綠色信貸項目上及時跟進,在公路、橋梁、高鐵等基礎設施建設工地奔波忙碌,演繹了一個個助力民企走出大山,助推當地產品暢銷山外的感人故事。
風電的“傳奇”畫卷
美麗的懷化通道侗族自治縣“三省坡”,在這個湘、桂、貴三省交界的山脊處,一座座風力發電機組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
這個項目總用地面積0.9公頃,平均海拔高度1200m,安裝有24×2MW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8MW,一旦建成,年發電上網電量12000萬kwh,可實現發電收入5400萬元。世世代代靠天吃飯的侗家人,在建行綠色信貸的助力加持下,將當地的風電資源輸出到山外,在崇山峻嶺中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時代畫卷。
為加快支持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行懷化市分行從立足地方、服務經濟的大局出發,行領導多次帶隊與項目建設方母公司對接,不斷優化和創新金融服務方案,主動、及時契合金融需求,開啟審批綠色通道,得到了企業的充分肯定。
恆裕的“愛情”故事
“恆裕的產業集團化、集約化推進過程,就是建行不斷加大金融支持的過程,我們現在一心一意跟建行談‘戀愛’。” 懷化恆裕實業集團童事長錢吉治,談起他與建行的情緣。
2012年,該集團前身“恆裕鋼構”搬遷到中方縣湘商文化科技產業園,隨即擴容提質,整合成“恆裕實業”。搬遷、整合讓企業資金鏈傷筋動骨,既有融資渠道偏偏階段性不暢,情急之下,建行懷化市分行主動上門排憂解難,6000 萬貸款讓整合后的企業易地快速崛起。
錢吉治回憶道,修復山區倒塌的電力鐵塔,湖南、 貴州兩省電力公司雙雙將恆裕指定為鐵塔供應商,合同總金額超過一個億。時間緊、任務重,要按期完成訂單,需投入大筆生產資金,加上搬遷要花大把銀子,是建行“該出手時就出手”。
之后,高鐵建設的熱潮來到了懷化。恆裕的電氣化鍍鋅鋼柱和電氣化站場管梁“產品套餐”,很對滬昆、貴廣兩大高鐵建設業主單位的胃口。兩張億元訂單眼看有機會,捉襟見肘的資金問題又一次困擾了恆裕。關鍵時候,建行懷化市分行2020年7000萬元,2021年9000萬元貸款額度總在企業最需援手的時候解了燃眉之急,2023年新年伊始,一筆20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又及時發放到該企業。
恆裕與建行的緣分越來越濃。恆裕研制生產的柴油發電機飛輪總成和齒圈,成為中國重汽、濰柴動力、昆明雲內、廣西玉柴、重慶康明斯的重要供貨配件,助力該企業2021年底實現產值3.5億元。
今年,建行懷化市分行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大局,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投身新金融行動,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謝爭鳴 李春梅 王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