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縣啟動新建高標准農田9.23萬畝

連日來,湖南省衡陽縣大安鄉三義村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現場彩旗招展、機器轟鳴,成群結隊的施工人員忙著鋪設灌渠護坡,施工負責人周發燿表示:集中建設三義、育塘兩個高標准農田建設示范片,打造大興、三陽、貴華、龍橋4個村水利建設示范工程點,項目總面積3000畝,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620畝、農田地力提升1790畝,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和改善灌溉達標面積0.13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提高20%,年新增糧食198萬公斤,油料61萬公斤。這是衡陽縣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的縮影。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完成高標准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田灌排設施等短板,統籌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開春以來,衡陽縣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圍繞“科技興農”在全縣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不斷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為鄉村振興強基賦能。
在施工現場,縣農建中心負責人顏衛介紹,今年,全縣23個鄉鎮106個村新建高標准農田9.23萬畝,安裝高效智能節水灌溉系統,隻需在手機遠程控制,便可定向灌溉,使灌溉保証率提高到90%。目前,全縣已建成高標准農田61萬畝,每畝帶動農民增收500元以上。
據了解,高標准農田建設可帶來農田質量明顯提高、產出能力和農民流轉收入明顯增加、農田抗災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率上升等好處:既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推動規模化經營和機械化生產﹔又能提高產能10%至20%,一畝地一年流轉收入可達400-600元左右,村民流轉收入提升2倍、村集體收入提升將近3倍﹔增強排澇抗災能力,節省化肥、農藥、人工等農資成本15%,推動集體經濟收入與村民生產成本“一增一降”,實現旱澇保收。
當地農民紛紛稱贊:過去,由於灌排渠道不暢,水利設施差,一到雨天就水流成河,一到晴天又無水灌溉,村民種糧很傷腦筋,無奈隻種一季稻。現在對田、渠、路等進行綜合治理,可以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鄒健 姜啟)
來源:衡陽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