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羊肚菌搶“鮮”上市 帶來致富好“錢”景

![]() |
羊肚菌生長發育良好。 梁金梅攝 |
初春,在湖南省湘西花垣縣長樂鄉那光村,地裡的一個個羊肚菌悄悄破土,探出棕色的小腦袋,又一個孕育著希望的春天如約而至。
“今天上午,我們基地第一批50斤羊肚菌已經用專車運到長沙了。”2月28日,隨著銷售羊肚菌的“第一桶金”入賬,湖南農業大學駐那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彭可為信心滿滿。
據了解,湖南農業大學駐村工作隊自2021年5月駐村開展幫扶工作以來,依托學校學科資源,堅持以聚焦產業發展、提振鄉村活力的思路扎實開展鄉村振興駐村工作,利用冬閑田種植羊肚菌,破解當地永久基本農田增收乏力的困境。
為落實種植和採摘的質量技術要求,羊肚菌從“生根”到“生金”,湖南農業大學派出了不少專家能手。技術人員通過前往那光村進行現場指導,並積極探索“低成本、高回報”種植模式,提高了當地羊肚菌的生產效能。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當地老百姓參與到羊肚菌種植,湖南農業大學的技術團隊在那光村進行了輕簡化技術試驗,增加竹棚示范面積推廣,降低產業門檻,現在每畝成本可降低2000元。”彭可為介紹。
“羊肚菌一旦有個‘頭疼腦熱’,湖南農大的專家就能隨時‘會診’。”當地種植戶表示,有了技術團隊的保駕護航,那光村發展羊肚菌產業的膽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我們採取‘村集體+能人大戶’模式,積極鼓勵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給予群眾一定的資金支持。”那光村黨支部書記吳玉龍表示,羊肚菌產業投資比較大,技術含量比較高,但是有湖南農業大學的技術團隊輔導,大家都信心滿滿。
吳玉龍表示,2022年,那光村羊肚菌種植面積10畝,總收入22.2萬 。今年,村集體又新增了16畝種植面積,外加農戶10畝,一畝地預計能收獲400斤左右的鮮菇,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能突破50萬元。
羊肚菌長起來了,發展的思路也活泛起來了。
湖南農業大學直播團隊還與當地村民一起將羊肚菌“搬”到了網絡上,搞起了直播銷售。“我身后是羊肚菌種植的基地,歡迎大家來看看......”隻見主播正將鏡頭對准基地,熱情地向粉絲推介產品。
隨著數字化的春風吹進田間地頭,那光村羊肚菌產業發展也有了別樣生機,一箱箱羊肚菌從直播間奔向千家萬戶的餐桌,成了鄉親們的增收底氣。
如今,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花垣縣長樂鄉那光村仍正在續寫著羊肚菌的致富故事……( 張亞嬌 梁金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