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衡陽師范學院雷鋒家電工作室:義務維修家電四十余載

2023年03月04日21:1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社區裡的免費電器維修點站滿了有維修需求的居民。單位供圖
社區裡的免費電器維修點站滿了有維修需求的居民。單位供圖

三月的春風是彩色的,染黃了油菜花,描青了山峰,繪綠了秧田,吹紅了志願者的馬甲。這一抹鮮艷的志願紅,成了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的印記。

在衡陽,有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師生拎著工具箱奔走於校園之間,深入鄉村學校和周邊社區,41年來開展家電義務維修志願服務活動393期,累計維修電器48000多件,志願服務超50萬個小時。

他們追慕雷鋒、學習雷鋒、成為雷鋒,把雷鋒精神當做“傳家寶”,在一屆又一屆的師生中傳承與堅守,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這就是衡陽師范學院雷鋒家電工作室。

追“鋒”青年如約而至 

3月1日,暖陽初升,珠暉區冶金街道建國裡社區迎來一群熟悉又忙碌的身影。雷鋒家電工作室的20余名志願者在廣場前坪,與社區志願者一起挂海報、拉線路、布置維修服務台。

“同學,我家的風扇不轉了,你幫我看看。”“這個熱水壺能燒水,但是燈不亮了呢。”“插線板沒辦法通電了,麻煩修修。”……剛擺好服務台,志願者們便立即投入到緊張繁忙的維修工作中,前來求助與咨詢的居民絡繹不絕。

帶隊的李志強教授也加入其中開始維修,在“強哥”的指導下,同學們熟練地運用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查線路、看電路、找元件,探討故障所在,拆卸、檢測、維修、安裝,所有工作有條不紊。

“太感謝了!本來准備重新買個電風扇,這下幫我省了多100塊錢。”經過志願者半個多小時的維修,居民徐和平拿到了“重獲新生”的舊風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雷鋒家電工作室成立於1982年,以“鄰裡守望”與“社區服務”為主要內容,像這樣進社區的大型免費維修家電活動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每次活動都要維修上百件故障家電。41載時光,共有2500余名追“鋒”青年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工作室在2007年獲全國暑期“三下鄉”活動先進團體﹔2019年獲全國高校“百強學生社團”﹔ 2017年獲團中央“鏡頭中的三下鄉”優秀報道獎。

“他們充滿愛心,很有奉獻精神,經常到社區來,有時候還為不方便的居民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居民都很喜歡他們。”建國裡社區黨總支書記廖輝燕對這群如約而至的老熟人特別歡迎。

學“鋒”達人“五星”服務

青年自強,星火成炬。

走進衡陽師范學院理工樓5樓,雷鋒家電工作室門口的物品維修引導流程圖詳盡清晰,求助的同學一眼可知如何進行維修。

進入工作室內,接待處的值班同學正在登記物主信息。在待修區、已修區,整齊地擺放著耳機、鼠標、吹風等電器,這都是老師和同學送過來維修的。“3月5日,師苑新村擺台維修活動,負責人鄧耀。3月12日服務裡社區擺台維修活動,負責人周樂......”在公告欄,寫滿了2023年上學期的工作安排。

“組織機構和服務體系是一代代師生不斷進行完善的,對社團進行規范管理,組織常態化活動,能更好地為校內師生和衡陽市民服務。”現任雷鋒工作室總負責人朱婧介紹道。

雷鋒家電工作室現有志願者81名,根據學生課程,每天8:30——18:10安排輪流值班,還開辟了雷鋒家電線上公益群和微信公眾號,隨時為有需要的師生和居民服務。

為拓展同學們的維修技能,增強動手能力,每年工作室納新之初,老師們都會召開培訓會,講解維修專業知識,設置故障實操,培養新成員對電器設備的診斷、維修等能力。

“雖然所學專業有些挂鉤,但剛來的時候隻懂一些理論知識,在老師和學長學姐的幫助下,已經成為‘老師傅’啦!”21級電信二班的羅廣富同學說。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共同研究電子技術、交流維修經驗成為了一種常態。有時,為了修理好一個手機,三五組隊研討,查閱資料,在工作室一呆就是四五個小時。

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雷鋒家電工作室的同學們互幫互助,腳踏實地,以健康、積極、奉獻的心態,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升級技術,用“五星”的服務成為大家交口稱贊的學雷鋒“達人”。

成“鋒”化人代代相傳

群與群之相際,代與代之相續。

現任“雷鋒家電工作室”的指導老師李志強教授,曾就讀於衡陽師范學院物電專業,入校后就加入“雷鋒家電工作室”的前身——物電系黨員維修小組。

“當時學校開設的專門家電維修課程,一起上課的同學有七八十個,大教室都坐滿了。”回憶起當年的火熱場景,李志強記憶猶新。那時,維修小組成了熱門社團。他經常利用吃飯時間,幫老師和同學維修收音機、復讀機等設備,專注修理時可能一整天都沒顧上吃飯。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很有成就感,還提升了我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把我的人生軌跡都改變了。”李志強認為,維修工作雖然枯燥辛苦,但卻特別充實和快樂,愛心應該要傳遞和接力。這成為他留校任職后繼續成為雷鋒家電工作室一員的初心和動力。

“第一次修的是耳機,特別怕修不好。但是李老師和學長學姐們一步步引導,讓我勇敢嘗試,放下了負擔。”21級電信班蔣叢勇同學在工作室從“小白”成長到“技術流”,他覺得維修東西不僅是完成一個任務,而是用已之力,助人為樂。

3月1日下午,珠暉區金甲古鎮街頭熱鬧非凡。在雷鋒家電工作室志願服務台前,附近的居民們紛紛拿來電器等待維修,茶山中學的小志願者們也趕前來幫忙學習。

“這個插線板拆開后,要看清楚火線、零線、地線,再用電絡鐵去焊接.....”茶山中學初三的成佳瑤同學正津津有味地聆聽雷鋒家電志願者劉殷君講述物理知識,並不時地幫她拿工具、做記錄。

“工作室一個很有溫暖和歸屬感的地方,自己曾受到優秀學長學姐和老師的影響,所以也想帶著初心繼續傳承下去。”劉殷君同學說完,又繼續走入人群,投入到服務和講解中去。

落日時分,天邊鐫刻一縷金光,點亮了人群的璀璨,映襯志願紅力量與擔當。信念如磐,一脈相承。雷鋒家電工作室的學生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們超越時空,堅守初心,對雷鋒精神熱切回應,動情呼喚。(敖文景)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