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学校“花”开三湘

2020年09月29日10:16  来源:湖南日报
 

  9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芙蓉学校,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映入眼帘,孩子们正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学校办学规模42个班,可提供1890个学位,主要招生对象是贫困学子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校长蒋才国边走边介绍,“这是航模教室,这是舞蹈室,这是图书室,孩子们可以自由借书,也可以学习舞蹈……”

  这只是一个缩影。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短板,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省政府2017年11月启动芙蓉学校建设,计划投资80多亿元,到2021年在71个县(市、区)建成100所芙蓉学校,14.4万名贫困地区的孩子,将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芙蓉学校项目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做到“三个纳入”,即: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先后4次专题研究,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题调度10余次;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省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年度目标任务,今年又将其列入市州政府真抓实干督察激励项目全力推进;纳入省政府优先保障范畴,省财政将安排补助资金23.2亿元。

  在规划设计上,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做到风格协调、标识清晰、名称统一。在规模把握上,实事求是确定校舍规模、位置、装备水平,坚决防止豪华办学、搞形象工程。在配套建设上,动员社会资本参与,配套抓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校园环境等建设。

  建好芙蓉学校只是基础,关键是要管理好、发展好,创造经验、做好示范。去年年底,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强芙蓉学校建设的意见》,明确“好设计、好风格、好形象、好校长、好教师、好学生”的建设目标。

  已于去年9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晃芙蓉学校,与长沙市育英学校、明德麓谷学校等联合建起了“云课堂”,定期进行远程网络教学。教学一体机、摄像头、高速宽带组成了云课堂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信息化设备,山里的孩子们在网络这头,可以和远在长沙的教学名师同上一堂课。同时,该校还与县内扶罗镇伞寨、东风2所教学点结对帮扶,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薄弱学校。

  据了解,芙蓉学校通过公开选聘的方式,择优选配校长,择优选拔教师,同时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倾斜支持教师培训工作;将全部被纳入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着力培育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抓对口帮扶,一方面省教育厅牵头组织省内相关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芙蓉学校,另一方面推动芙蓉学校与省内优质学校、区域内薄弱学校链接,建设“上联名校、下联村小”的芙蓉学校网络课堂,推动名师优课向基层延伸,实现城乡共享。

  截至目前,我省100所芙蓉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已有40所芙蓉学校竣工并投入使用,已招收44850名学生,其中农村户籍学生31878人,占比71.07%,贫困学生13511人,占比30.12%,为贫困地区的学生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记者 余蓉)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