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12月8日电 “这个三格化粪池真好,我之前自己修的一格池,漏水都把井水污染了,换了新池,不怕这个问题。”近日,长沙县榔梨街道金托村农户邓爹指着自家新修的厕所开心地说。
金托村农户邓爹所说的“三格化粪池”是长沙县统一订制的“缠绕式玻璃钢三格式无害化粪池”,一池沉渣发酵、二池再次发酵,三池就是无寄生虫、无病毒,绿色生态的有机肥料,也很好的杜绝了老旧一格化粪池易孽生蚊虫,易散发臭味,易渗漏的情况。
小厕所,大民生。“两块板,一个坑,蚊蝇孳生臭烘烘”恐怕是很多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农村厕所印象。农村厕所作为农村形象的“里子”,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大局。
“我的厕所改造好了,但是臭味还是很大,还不如不改。”得知保家村的张姐对改厕工作很不满意后,街道生态办马上组织村上、施工队伍现场查看,原来是由于张姐房屋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人员密集,洗涤水和厨房污水等都进入了化粪池,导致化粪池超出容量漏了出来,散发臭味,经过解释工作后,农户表示也会支持配合,合理使用。
自2018年实现农村旱厕全面清零以来,榔梨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精神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工作,全面推动农户化粪池改造。严把改厕质量关,要求“三格化粪池外观尺寸符合规范,不渗不漏不串水,设计使用寿命达20年以上”,实行五级验收制度,农户、施工方、村、街道全覆盖验收过关后申请县级验收,确保农户满意。
同时,街道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对已建农村厕所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有效的“建、管、护”运行维护机制,通过村上“村村响”小喇叭、发放宣传折页等,网格干部成为“改厕宣讲员”,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厕所。
“榔梨街道2020年农村改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街道通过引导三个有改厕任务的村密切沟通合作、强化协调联动、严格执行工作标准,目前已在11月底如期按质按量完成420座改厕建设目标、录入目标。”榔梨街道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街道将大力推进改厕验收和农户回访工作,做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改厕答卷”。(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