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3月6日电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对于贫困地区儿童而言,高质量的早期关爱与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其摆脱不利条件,打破贫困代际传递。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微微等部分住湘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在乡村振兴中补齐农村学前教育短板。
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学前教育服务供给,发展成效显著。但整体来看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原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短板明显,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投入乏力、基础设施滞后、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突出。
以湖南为例,2019年,原51个国、省级贫困县共有行政村12596个,幼儿园只有4861所,约61%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特别是11个深度贫困县,2246个行政村,只有789所幼儿园,近65%的行政村没有幼儿园。
提案建议,在强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强化政府主导并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免费。推动构建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免费学前教育范围。此外,将贫困地区农村在园幼儿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给予营养改善补助。同时,送教入村,补齐偏远贫困山区“最短板”。建议一个行政村布局1所幼儿园,加快普及农村学前教育,跟进农村学前教育中校舍、师资、保育等工作。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案建议逐步增加原贫困地区农村公办园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根据当地学校用人需求及时补充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匡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