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求索的一代宗师

2021年05月25日09:32  来源:湖南日报
 

  在长沙城东马坡岭的一条小路旁,有一个院子不同寻常。

  院子不大,从办公楼走到实验室,再走到杂交水稻展览馆,也就几分钟路程。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此成立。这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的专业科研机构,时年55岁的袁隆平走马上任研究中心主任。

  30多年来,这个院子一直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圣地”。这里诞生了杂交水稻的若干明星品种和育种材料,创造了超级稻研究的世界最高水平,接待了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同行和嘉宾。

  如今,距离袁隆平发现那株天然杂交稻过去了60年,杂交水稻早已在中国大地扎根,并且走出国门,播种在越来越广阔的田野。经过几代科技人接力,新兴的杂交水稻学科也已长成“参天大树”。

  又到稻子生长时节,一代宗师袁隆平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这个夏天……

  高屋建瓴,成就战略科学家

  袁隆平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一生写下的论文并不算多,但在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阶段和节点,都留下了重要的学术思考,指引了研究的方向,被很多同行称为“战略科学家”。

  1965年,袁隆平在论文中正式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76年,三系杂交稻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期间经历的制种闯关,见证了从亩产10多斤到70多斤的飞跃,经验弥足珍贵。次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总结制种研究和试种栽培经验。同时,还发表论文《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解释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科学原理,澄清了一些错误的观点,提出尽管现有杂交水稻优势不够理想,但不能否认水稻杂种优势方向的正确性。

  因为中国走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最前面,所以,当目标出现迷茫时,袁隆平要为杂交水稻界指点科研方向。

  不满足业已取得的成绩,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展开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取得成功后,他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超级稻二、三、四期攻关的领跑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是袁隆平学生邓启云的杰作。这是形态改良结合杂种优势利用思路指导下的结果。当初袁隆平要邓启云走这条路时,邓启云还纠结了好一阵。

  那是1997年,邓启云开始攻读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起先,袁隆平给邓启云设定的研究方向是马来西亚野生稻中的高产基因。这个方向正与邓启云“搞通分子育种”的人生规划一致,他兴致勃勃地做起了研究。

  大半年后的一天,袁隆平在南京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形态特别好的杂交水稻品种,这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到长沙后,他一头扎进长沙的试验田里观察、测量了大量数据,写下了著名的论文《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在这篇文章里,袁隆平提出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选育超级杂交稻”的学术思想。他希望邓启云回到常规育种的路上来,挖掘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潜力。

  “袁老师对我说,如果我坚持分子育种,他也指导不了我。坚持还是放弃?我想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跑到袁老师办公室,告诉他就按他的思路办。”邓启云说,这一改就是20多年,改出了好多门道。这次老师指引我们的研究方向,最终推进了中国超级稻育种目标的实现。

  开放团队,做大杂交水稻事业

  2018年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邓启云作为“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首次获奖的创新团队。

  在获奖团队的15位主要成员中,当时自称“80后”的袁隆平院士是队长。一声“袁老师”,就是大伙对队长的敬称。

  主要成员中,“60后”最多,有8位。他们中既有育种专家,也有栽培专家,是杂交水稻推广及超级稻攻关的中坚力量。“70后”“80后”也在成长。袁定阳、王伟平、吴俊等年青一代,担当起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的探路者。

  从当年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半个多世纪来,袁隆平深耕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参与、推动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进程。他希望,研究杂交水稻的人越多越好,越能越好。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协作的时期,袁隆平经常架起小黑板,给来取经的协作人员讲课。后来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如罗孝和、周坤炉、黎垣庆等人,都迅速成长为杂交水稻专家。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后,袁隆平从国外争取到生物学奖学金资助名单,送出了谢放鸣、符习勤等多名研究人员出国深造。

  有人担心人员输送出去不回来。袁隆平不这么看。“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都窝到我的手下,受着我个人的思想束缚,怎么超越和发展呢?更何况他们出去了,一是为国家增光了,二是有利于在世界上推广杂交水稻。”留学的博士们也十分努力,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先后回国工作。

  在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的长期合作中,袁隆平将获得的合作顾问费捐出来,专门用来资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支持已有苗头和潜力的项目研究。福建农业大学一位博士后,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的探索性研究,因苦于经费不足而几乎停滞。袁隆平得知后,伸出援手鼓励他取得成果。

  这些年来,袁隆平拿出自己的部分奖金设立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印度专家伊希·库玛也获得了这项荣誉。30多年前,伊希·库玛来到湖南参加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听过袁隆平的课。后来,他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占据了印度杂交水稻总面积的50%。印度,成为了杂交水稻种植的第二大国。

  师道传承,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袁隆平的第一份职业是教师。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带着他新买的小提琴。

  为了搞成一个高产新作物,他带领学生做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嫁接实验。当发现事实与流行的权威理论不符时,才知道自己被误导了很多年。袁隆平毅然选择拥抱正确但非主流的遗传学理论,并在上课时偷偷讲给学生听。这次在理论指导上的改弦易辙,为他念念不忘的高产新作物研究打下了扎实的根基。

  这位“不安分”的研究型老师,后来调到了湖南省农科院工作,一生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高产而创新,早已刻进了袁隆平的骨子里。

  张玉烛是袁隆平的博士研究生,第一次见到袁老师时,就碰上农民带着禾苗上门来问问题。“他回答得好有耐心,就想帮农民提高产量。”张玉烛说,袁老师对粮食安全有一种使命感,不希望世界上有人挨饿。

  后来,为了产量的事,袁隆平发了一回好大的脾气。

  “三一工程”是袁隆平提出的新战略,即三分地产出360公斤粮食,养活一个人。准备项目申报材料时,张玉烛提出:水稻又要优质绿色又要实现高产,难度很大,是不是将高档优质稻的产量降低10%,把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调为1100公斤?另外一个专家补充道,优质稻卖得高些,收入还多些。

  “袁老师把本子往地上一丢,说‘我不同意,钱有什么用?当你没有饭吃的时候,两个金元宝买不到一个馒头’。他坚决不同意降低产量,而是要求我们在这个产量目标的基础上改进质量,实现绿色生产。”张玉烛说,这个要求好高,但不得不佩服袁老师的高瞻远瞩。

  去年底,第四届全国杂交水稻科学研究生论坛在长沙举行,近300位研究生齐聚一堂交流。远在海南的袁隆平院士,为论坛发来视频寄语,殷殷期望中,分享了他在科学探索中的8字体会: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如今,大师已逝,怎不令人痛彻心扉!

  让袁隆平院士倍感欣慰的是,他所开创的杂交水稻学科,越来越多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正在成长!他所坚守的“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信念,正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心中升腾!(记者 胡宇芬)

(责编:罗帅、彭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