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是为了永恒的纪念

2021年05月25日09:54  来源:长沙晚报
 

  24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涌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遗像献花,表达追思和缅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吊唁厅前坪成了鲜花的海洋。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24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众从四面八方涌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遗像献花,表达追思和缅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吊唁厅前坪成了鲜花的海洋。记者 王志伟 摄

  24日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明阳山殡仪馆外,数万民众排起长队,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24日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明阳山殡仪馆外,数万民众排起长队,前来送别袁隆平院士。 记者 黄启晴 摄

  一束悼念的鲜花上,悼念者附上了袁隆平院士的照片、写上了怀念的文字。音容宛在,痛心送别。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一束悼念的鲜花上,悼念者附上了袁隆平院士的照片、写上了怀念的文字。音容宛在,痛心送别。记者 黄启晴 摄

  在长辈的陪伴下,孩子给敬爱的袁爷爷送上一枝菊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在长辈的陪伴下,孩子给敬爱的袁爷爷送上一枝菊花。记者 王志伟 摄

  24日上午,各地群众纷纷手捧鲜花赶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悼念敬爱的袁隆平院士。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启晴 摄

  24日上午,各地群众纷纷手捧鲜花赶到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悼念敬爱的袁隆平院士。记者 黄启晴 摄

  5月24日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明阳山殡仪馆举行。8时许,自发前来悼念的群众就已经挤满了前往殡仪馆的道路。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人群中,有人吟诵着袁院士写给母亲的信《妈妈,稻子熟了》。

  “风吹过稻田就会想念您,手端起饭碗就会感恩您”“一米之恩无以为报,唯薪火相继以传”……在堆成山的花海中,有袁院士最爱的稻穗、排球、小提琴等;在一张张卡片上,字里行间寄托着无尽哀思、诉说着无限尊崇。

  仪式结束了,前来送别的人仍络绎不绝,不分男女,无论老幼。这样的场景已经连续三天。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勇军说,如此多的人自发祭奠,不仅体现出袁院士对于国计民生的贡献,还体现出现代中国人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共识:对于伟大科学家的崇敬。当前,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湖南长沙正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这样一种弥足珍贵的社会共识,正是我们奋发前行的澎湃动力。

  83岁的中南大学教授、国际导航与运动控制科学院院士蔡自兴,被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人”,与袁院士有着20多年的情谊。亲自到殡仪馆给袁老送行的他说:“袁隆平院士身上体现的精神,就是‘科学家精神’。一名科研工作者,就应该像袁隆平这样,具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创新创造;献身科学,持之以恒;爱国敬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精神品质。”

  感谢他 让我们都吃饱了饭

  在送别的人群中,几位大学生神情悲伤却目光坚定。

  来自长江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大一学生易海峰和朱昭宇23日晚上11时登上武汉前往长沙的火车,24日凌晨3时到长沙,顾不上疲惫,上午8时就赶到了殡仪馆,“我们心里对袁老充满了敬意,无论如何也要来送他一程。”

  在永州蓝山农村长大的易海峰记得,他的家乡有一所蓝山博爱学校,学校里有袁院士的题词,小时候每天从学校路过都会看到。“当时学校的老师就指着袁老的题词说,‘袁隆平可了不起,他让大家吃饱了饭’!”从那时起,易海峰的心里就埋下了“要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的种子。

  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达斡尔族的敖同学身穿蒙古袍,在人群中特别醒目。他手持鲜花、臂上搭着哈达前来送别袁院士,“这是我们民族至高无上的礼节。如果没有袁爷爷,我们可能现在都吃不上米饭。”

  一手握导盲棍、一手捧着菊花,两位视力残疾人在志愿者的提醒下,缓步跟着送别的队伍前行。握着导盲棍牵引同伴前行的袁海根是江西人,如今在长沙河西经营一家盲人按摩店。他介绍,这次送行除了表达自己的敬意外,还承担着家族的一个任务——因为和袁老同姓,袁海根在江西老家的族人前一天就嘱咐他,一定要代表老家的袁家人去送袁老一程,“袁老是我们所有袁姓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在广东韶关工作的周延涛是湖南浏阳人,23日赶回来,只为送袁爷爷一程。1987年出生的他说:“从小爷爷和爸爸就跟我讲,如果没有袁爷爷,我们饭都会吃不饱。所以无论多远,我都会回来送他一程。”说着,泪水湿了眼眶。

  24日是星期一,但送别的人群中有不少学生,年龄大的携伴前来,年龄小的父母陪伴前来。市民惠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来送别袁院士,她告诉记者:“昨天跟孩子讲了袁爷爷的故事,孩子非常感动,她说今天要请假来送别袁爷爷。”

  从侯家塘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赶来的78岁的谢爷爷,对曾经历的饥饿刻骨铭心。他说:“袁大哥解决了中国人的大问题,让大家都能够吃饱饭,非常了不起,值得人们如此隆重地纪念。”

  送别他 在长沙这座温暖的城

  仪式结束后,时至中午,天气开始变热。在送别的人群中,免费送口罩的、免费送饮用水的、免费接送车的更加忙碌了,“谢谢”声此起彼伏。

  “国士无双,名垂千古!”在道路的一旁,身穿蓝色衬衣的“雷锋车队”举起送别横幅。一排出租车整齐停着,车窗玻璃上贴着“免费接送车”字样。司机彭友良说:“雷锋车队的每一个司机都对袁老充满了敬意,上百台出租车自发组织起来,免费接送从外地赶来的人。”

  看着如此规模的人群有序为袁院士送行,刚参加了遗体送别仪式的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周鸿凯教授由衷地说:“长沙真是一座温暖的城市。”

  周鸿凯告诉记者,因为杂交水稻研究,上世纪60年代学校就与袁院士结缘。惊闻袁院士逝世的消息,学校多位代表坐高铁来到长沙吊唁。

  59岁的周鸿凯从事海水稻研究,与袁院士有着20多年的交往。“今年1月,我还到三亚师部农场看望了袁老师,并向他老人家汇报我们的研究与试验计划,聆听他的指导意见。”周鸿凯说。

  令周鸿凯印象深刻的是,去年4月,袁院士到三亚试验基地考察全国耐盐碱品种测试试验时,学校教授拿着海优4号的稻穗向他汇报说,品种有很好的结实率。“他老人家说,‘看稻穗表现挺好的,但结实率的数据呢?科学要讲真凭实据’。依照袁老师的提议,当天就组织7位水稻专家实地测试评议。第二天,袁老师拿上评议报告,看到海优4号在全生育期用0.6%混合海水灌溉条件下仍有92.36%的结实率,还质询了有关测试与品种表现问题,然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评议报告上亲笔写上:‘海洋大学在耐盐碱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希望广东省给予大力支持。’”周鸿凯回忆。

  在送别仪式现场,记者还看到不少外卖小哥和花店老板,他们手拿多份、有的甚至用大袋子和大花篮装着几十束鲜花。这些花都是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网友预订的,只为送上自己的一份敬意。24日,只要是袁隆平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都在举行隆重的追悼活动。

  “他心中有老百姓,所以,老百姓心中有他。”周鸿凯说,袁老奔波在田间风里来雨里去的身影,将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学习他 做一粒扎根祖国大地的好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这是对袁院士的最好纪念。

  当前,长沙正在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袁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攻关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持续领跑世界。从一粒种子到一颗芯片,长沙科技创新也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全面创新要持续领跑,更需要数以万计科研人员的坚持和探索。

  “我们都知道袁老师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们都在为这两个梦努力奋斗。”作为袁隆平科研团队的一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莉说,袁院士总结的成功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已成为科研团队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指导方针。

  “我读初中时,在电视上第一次见到了袁隆平院士,从此激发了对农业的好奇心和立志学农的萌芽。”长沙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刘双清说,袁院士怀揣“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矢志不渝践行“敢为天下先”的湖湘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建党百年,征途再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袁院士勇攀高峰、追求真理、敢为人先、敬业奉献的精神,始终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在我心中,袁隆平院士不单单是科学家,而是科研精神的灯塔,做科研就要像袁老一样,脚踏实地,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社会进步、为民族未来奋斗一生。”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根说。

  “袁老常说:‘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他诠释的科学家精神,他淡泊名利、济世育人的崇高精神风范,将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丰沛的精神力量。”湖南开放大学教授彭瑛说,今天,她和学生在这里怀念袁老,就是要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种子精神,立志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祖国的大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创新作为。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博士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邓化冰表示,将继承和发扬袁老师的精神,潜心科研,为实现袁老师的梦想和我国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吾辈当视您为楷模”“我会好好吃饭,爱惜每一粒粮食;好好学习,像您一样坚持梦想”……看着新闻照片里、朋友圈里这类朴素而真挚的话语,有网友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今天更深刻地明白了这句话。”(记者 徐运源 邓艳红)

(责编:罗帅、彭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