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龄前儿童眼健康 眼科专家深度解读儿童眼病

2021年06月03日20:31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斜视患儿正在接受矫正治疗。受访者供图
斜视患儿正在接受矫正治疗。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长沙6月3日电 今年5月3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以下简称“《问答》”),并在原有基础上做出多项明确说明,实现从新生儿到儿童青少年儿童眼保健科普的官方指南。针对《问答》中的内容,世界卫生组织(WHO)屈光不正防控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蓝卫忠进行了深度解读。

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一生的视觉质量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在眼球和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内在或外来的干扰,影响正常发育,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害。因此,一定要呵护好儿童的眼睛,做到儿童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让每一位儿童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宝宝出生后,眼睛和视觉功能是如何发育的?预防近视需要从宝宝就开始吗?针对0~6岁儿童眼保健中常见的八大问题,如孩子的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识别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定期眼检查、预防近视、预防眼睛意外伤害和传染性眼病等方面,《问答》都给予了详细解答。

同时,《问答》特别针对家长关于儿童眼健康的常见误区给出了正确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在九大误区中,与近视紧密相关的误区占据大半,其中不乏“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了”“孩子不要戴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等“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不仅说明了近视问题仍是最受家长关注的焦点,而且也说明近视防控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儿童眼病需高度重视,双亲是关键

一直以来,全民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都是长期工程,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如何理解并结合《问答》为学龄前儿童眼健康保驾护航?蓝卫忠对此次官方权威科普进行了深度解读。

蓝卫忠说,此次国家卫健委发布《问答》,让眼健康重点关注的范畴扩大到学龄前儿童,凸显出国家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儿童眼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家长朋友提出了新的期盼和要求,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眼部健康。

0~6岁儿童,我们统称学龄前儿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上眼睑下垂,斜视、弱视,以及国家现在高度重视的近视眼等都是该年龄段常见的眼科疾病。

但是,学龄前儿童的眼科疾病与成年人有极大的不一样:第一,这个年龄段的眼病其实并不罕见;第二,相较于成人,学龄前儿童的眼病存在着隐蔽性强、极易被忽视的特性,并常常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一两岁的小朋友,往往在表达感受和准确沟通方面,远逊于成年人。”蓝卫忠表示,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眼健康筛查工作,非常依赖父母亲或者医护人员。值得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的眼部疾病,如果没有被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对其一生的视觉质量都是有影响的。

蓝卫忠提醒,家长在提升眼健康意识的时候,也应该尽快定期前往专业医疗机构体检并建立视觉档案,早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不要道听途说,更不要迷信“民间土方”,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专业。

近视问题仍是关注焦点,认知误区危害极大

此次《问答》中,多数误区都与近视紧密相关,蓝卫忠也针对其中最常见的误区给予了解读。

“孩子视力不好不用担心,长大就好了。”针对这一误区,蓝卫忠表示,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视觉发育是一个过程,往往要到8岁或者10岁,才会全面成熟起来。但是,如果是近视眼、弱视眼这样的疾病,在未来恢复的几率很小。类似于这样的眼科疾病,一定要趁早治疗或者干预,不要等到长大了康复,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误区“近视眼镜越戴度数越高”也是许多家长都坚信不疑的观点。蓝卫忠表示,目前对近视眼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戴眼镜。戴眼镜不但能够让孩子恢复清晰的视力、提升生活质量,而且有大量证据表明,可以相对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加深。

蓝卫忠还提到,有些家长认为近视眼是个小问题,戴眼镜就可以了。但如果近视眼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不但会影响升学就业,而且到了高度近视引发器质性病变,会增加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几率。所以,近视的发生发展,完全不能被忽视,而且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杨茜)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