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大湖之南

大湖之南丨常益长高铁今日开通,湖南实现高铁“双环”驱动

2022年12月26日19:3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大湖之南丨常益长高铁今日开通,湖南实现高铁“双环”驱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申智林

12月26日上午10点06分,G9699次动车组从常德站缓缓开出,向着154公里外的长沙站进发。

列车飞驰经过沅江特大桥跨石长铁路拱承斜拉桥时,不少乘客拿出手机对着窗外拍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从桥下时速一百多公里的“普铁”,到桥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是许多常德人梦寐多年的飞跃。

不惟常德希冀已久,整个湖南亦为之振奋。

“常益长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优化湖南西北部交通的重大战略工程,更是进一步深化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具体体现。” 线路开通仪式上,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殿勋表示。

铁路的开通运营,对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湖南融入“一带一路”、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沅江特大桥跨石长铁路拱承斜拉桥。广铁集团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条技术之路

历时4年,提前9月,3万名建设者共同铸就

常益长铁路线全长154公里,其中正线桥梁80座共计126.8公里,隧道9座累计长5.4公里,桥隧比83.94%,设计时速350公里,于2019年6月开工建设。

据广铁集团介绍,线路整体穿越冲湖积平原区和剥蚀丘陵区,线路所经区域地形复杂,地质作用强烈,可溶岩、砂页岩、板岩及岩浆岩均有出露。沿线分布有大量岩溶、采空、顺层、地震液化等不良地质地段,条件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大。

有施工单位形容,部分区域地质基础“像一锅粥一样”。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修建高铁新线,地基是基础,要在这样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修建一条高铁新线,势必要将桩基基础先打造成“磐石”一般坚固。

为了解决溶槽区桩基础施工的技术难题及成桩功效,保证所有桩基一次成型、质量达标,建设主体广铁集团黔张常铁路公司与多家参建单位统筹协调,开展岩溶区大直径超桩桩基施工技术攻关研究。通过地质理论分析、面波物体、电磁波CT地质扫描等研究手段,结合现场施工,对相关区域空间几何特征进行快速勘察,在全面调研掌握不良地质地段基础信息后,因地制宜采用多种不同成桩工艺,最终将错综复杂的地质条件化为了坚实的桩基基础。

“全线路中,最大最困难的工程是沅江特大桥。”黔张常铁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彦英介绍,“大桥跨河段全长544m,是目前国内设计时速350km/h高速铁路中水深最深、跨度最大的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斜拉桥。”

施工期间,湖南汛期频繁,对施工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关键工序超高双壁钢围堰分节拼装下沉施工控制精度至关重要。

“围堰下沉过程中平面位置偏差、倾斜度、壁板应力及变形、围堰舱壁内外水头差等都会直接影响围堰着床的最终姿态及受力情况。”中铁三局总工程师员利军表示。

对此,相关单位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施工团队多次演练,研发出用于深水围堰下沉施工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和方法,为深水围堰下沉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与直观的姿态显示,最终确保围堰安全、准确地下沉到设计位置,如期推进了工程实施。

乘客乘坐常益长首列动车组出行。申智林摄

一条民生之路

出行时间更短、城市距离更近,居民生活连为一个整体

线路开通,效果立竿见影。

“以前只有绿皮火车和速度相对较慢的城际动车可以选择,100多公里,要两三个小时。”刚刚放寒假从常德经长沙中转回家的湖南文理学院大四学生小周告诉记者,她前一天从学校得知新线路将开通的消息,特意换到了这趟车出行。

10点多从常德出发,11点刚到即抵达长沙,全程59分钟的旅程,与以往的乘车体验已大为不同。

同样为交通时间缩短而兴奋的,还有常德市鼎城区花岩溪镇花溪湾乡村度假客栈负责人杨介军。作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近三年,花溪湾客栈日均客流量保持在300人次左右。

“梳理客流来源发现,我们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从长沙方向过来。”杨介军说,此前交通通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流的进一步增长。而高铁开通后,从长沙抵达客栈所在的花岩溪镇新庵冲村,时间将直接缩短一半。

这几天,杨介军请了二十几个村民,忙着将自己客栈的客房再度进行提质升级。“满打满算,我们每日接待500人次不在话下。”他说。

实际上,随着常益长高铁的开通运行,安全、快速、便捷、绿色的出行新体验,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沿线周边居民和企业势必从中受益。自常德至长沙一线,特别是汉寿、益阳南、宁乡等站点,从产业发展到居民生活,已经自然连成一个整体。

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民卜雪斌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平时经常去常德出差,以前都是坐大巴或者火车,耗时比较长。现在高铁开通后,半天就能跑个来回,晚上回来还不耽误给孩子辅导功课。”

融入高铁时代,人才流动更便利。

“我一直关注着常益长高铁建设和开通的动向,由衷地为湘西北地区进入高铁时代拍手叫好!”益阳市2022年人才引进的窦金熙十分关注长益常高铁。他是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方面的研究,来益阳工作前已定居长沙,因此不得不每周在长沙和益阳之间往返。

“之前每次用在路上的时间3个小时打底,现在高铁开通了,半小时内可以直达,家与业可以更好地兼顾,我可以在益阳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放心发展。” 窦金熙说。

停驻常德站待发的G9699次动车组。资料图片

一条开放之路

西入川渝,东接闽赣,有利于湖南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一“横”的渝厦高铁,是连接海峡西岸、中南、西南地区,贯通海峡西岸、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的重要大通道。

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一核两副三带四区”的区域经济格局,“三带”即指沿武广、沪昆、渝长厦通道建设的经济发展带,于湖南而言,渝厦高铁是沪昆高铁之外,再度拓展东西向人员、物流、资源和产业链接的战略要道。西入川渝,东接闽赣,这条线路的贯通,有助于湖南进一步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李琳提出,依托渝长厦高铁经济带,全面激发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等地经济活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带、优质农产品供应带、中部消费经济带。

11月23日,渝厦高铁东向的长赣高铁建设正式启动。相比之下,此次通车的常益长铁路,连同此前建成的黔张常铁路,则率先将整个湘西北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通道上来。

汉寿县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甲鱼之乡”,有“汉寿甲鱼”“汉寿玉臂藕”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 “中国生态甲鱼品质强县”、全国蔬菜重点县、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汉寿县副县长曾峰表示,高铁开通以后,汉寿将正式融入全国高铁“八纵八横”的“通勤圈”,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也极大缩短。“目前,汉寿正全力打造甲鱼和蔬菜两个百亿产业,高铁的建成,将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在汉寿周边聚集,我们将借力高铁速度,推动汉寿甲鱼、汉寿蔬菜等特色产品‘乘风出海’,走进千家万户。”

与对外链接发展同步,常益长铁路建成通车,也带来省内交通的重大升级。

“常益长高铁常益段开通运营后,补上了湘北高铁最后一段,省域内高铁、普铁、城际等路网进一步紧密衔接,发展形成全省高铁‘双环’驱动和‘4 小时经济生活圈’新格局。” 国铁集团副总经理李文新表示。

产业资源,正随着交通提升逐步由省域中心向市州辐射。

“今年8月,因为打算拓展乡村振兴方面的业务,我们把在武汉和长沙两地的一部分技术力量转移了常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泓日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少奇告诉记者,“一开始还担心交通不便,运营起来有压力,但随着高铁的开通,所有疑虑都得到化解。”

常德经开区作为位居湖南省前列的国家级园区,此前,依托合理规划,积极招商,推动信息、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加速推进,园区医药化工、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电子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已成体系。

“高铁的开通,为我们全面接轨长株潭,加速融入洞庭湖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经开区,带来全新的机遇。” 常德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何彦兵说。

总策划:吴齐强

本期统筹:申智林

文字作者:申智林

视频来源:广铁集团融媒体中心

出品: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人民网湖南频道

投稿邮箱:rmrbkhdhnpd@163.com

(责编:李淑静、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