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8月13日電 “剛來那會,真的是快把黃頁翻爛了,到處打電話,都招不到幾個能來上班的人。”回憶起三年前招聘員工的場景,比亞迪汽車人事部主任胡蓮清記憶猶新。
2009年,比亞迪剛剛落戶長沙,由於剛剛建廠,所以急需各式專業技能型人才,胡蓮清便打電話到各個學校去問是否有人能來上班。但當時長沙的各大院校並沒有專業的技能人才,所以比亞迪一度陷入了“人才荒”的局面,在本地招不到人,隻能高薪從江浙滬地區聘用員工。
“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我們當機立斷地決定,主動去做出改變。” 長沙汽車工業學校校長胡冬生告訴記者,學校在了解到比亞迪當時的情況后,“嗅到”了機會,迅速調整專業設置,加強學生的技術培訓,把他們培養成技術技能型人才。
2012年,長沙汽車工業學校和比亞迪達成合作,自此,每年汽車工業學校都能向比亞迪輸送大量能“迅速上手”的畢業生,徹底改變了比亞迪“人才荒”的局面。
從一個“工棚式”的學校,到擁有先進的實訓設備﹔從一度陷入僵局、幾乎被市場淘汰,到與數十家名優車企建立校企合作關系,長沙汽車工業學校用十年時間,將“長汽畢業生”的招牌,越打越響亮。
“為了跟上發展不落伍,幾年前,我們下定決心調整專業,主動去適應市場發展方向,打造了全新的核心專業群。”胡冬生介紹,近年來,學校緊密圍繞長沙22條新興及優勢產業鏈中的汽車產業鏈,進行了辦學的轉型升級。
圍繞汽車智能制造專業群建設,以汽車制造與檢修這一核心專業為基礎,長沙汽車工業學校近兩年新開設了服務機器人裝調與維護、新能源汽車維修、汽車車身修復等新興專業。
新興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校中廠”和“廠中校”是長沙汽車工業學校培養現代學徒的新教學模式。上汽通用和長沙工業技術學校共建的ASEP項目中,“校中廠”讓企業參與到學校招生、授課、實訓、就業等過程中,充分參與人才培養,讓培養出的人才定位更有“准確性”。
“廠中校”則是學生分階段,到合作的企業中頂崗實習。企業為學校提供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的專業技能有了可以發揮的空間,充分得到提升。
上課上崗相融合,理論實操兩不誤。積極的探索下,長沙汽車工業學校碩果累累。
據了解,幾年下來,學校和上汽通用、比亞迪、上海大眾、廣汽菲克等數十家名優車企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學生訂單培養率40%以上,就業率達100%,就業穩定率90%以上。(匡瀅 實習生 范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