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腫瘤醫院微創手術精准切除腸癌

2021年03月19日10:55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3月19日電 近日,長沙市民王伯(化名)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內鏡診療/日間手術中心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檢查顯示其乙狀結腸處有一個約2*1.8厘米大小的腫塊,橫結腸及回盲部可見大小不等的若干息肉。該中心主任秦昂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初步診斷考慮乙狀結腸腫塊為癌變,並立馬送檢病理科作進一步的論証,病理結果診斷為結腸癌。

秦昂表示:“腸癌約90%是腸道息肉演化而來,它從腺瘤性息肉演變為癌變,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在息肉階段發現並切除,是預防腸癌的有效途徑,而發現腸息肉最好的檢查,就是腸鏡檢查。如果患者提前半年來做腸鏡檢查,很可能這個瘤變還只是一個息肉,在做腸鏡時即可切除,而今患者就隻能進行手術治療了。”

湖南省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科室主任胡英斌根據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與團隊成員仔細推敲,最終決定採取腹腔鏡經肛門取標本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NOSES手術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這種手術方式是微創中的微創,技術難度高,僅需要在王伯的肚子上打“五個小洞”,通過腔鏡器械深入腹腔切掉癌變部分,再通過肛門將切除的腫塊與淋巴結拖出來。

“這種方式的手術比傳統腹腔鏡腸癌根治術在微創方面具有更明顯優勢。”胡英斌介紹,患者腹壁無輔助切口,對腹壁損傷更小,腹壁功能好,術后疼痛明顯減少。不僅能降低術后傷口感染風險,還不影響美觀。腹腔鏡操作可減少對腹腔臟器的人為牽拉和誤觸,對腹腔內臟器影響較小,術中電子攝像鏡頭放大的倍數是肉眼觀的4—5倍,更有利於精准地切除腫塊和清掃淋巴結。術后患者可以早期下床活動,而且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更短,更重要的是腹壁無疤痕極大地增加了病人抗癌和社交的自信心,更能有利於病人的康復。

通過4個小時的抽絲剝繭,胡英斌團隊順利為患者切下病變的腸管,並在腔鏡下進行了消化道重建。患者術后一小時蘇醒過來,第二天即排氣下床。“麻醉前,醫生跟我說不要擔心,沒想到一場手術下來我真還沒有感覺到疼痛,太神奇了!”在病房走廊上活動的王伯激動地說。“因為患者病情發現還算比較及時,癌變也尚屬早期,所以基本手術治療就可以達到治愈效果!”胡英斌主說。

胡英斌表示,微創是一種理念,而不僅僅是方式方法,是在保証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手術對機體局部解剖和整體內環境造成的近期和遠期的創傷、干擾和痛苦,達到生理和心理上最大限度加速康復的目標。醫院科室一直遵循結直腸癌的疾病特點,結合具體患者實際情況,從整體上對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策略做科學的規劃,開腹也好,腹腔鏡、機器人也罷,都只是一種手術技術,它們可以統一在微創理念之中,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和特點,為不同結直腸癌患者提供最合適的選擇。

同時,胡英斌建議以下三種情況的人群應該進行腸鏡檢查:持續性的下腹部疼痛不適,伴有大便性狀的改變﹔排便規律近期發生變化,例如一日一次變成幾日一次,大便性狀改變,例如之前較干現在稀軟,大便帶血、膿液或者白稀如痰涕樣物﹔有腫瘤家族史的。40歲以上人群,不管是否有出現症狀,都應到醫院至少接受一次胃腸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病變、癌前病變。(彭璐)

(責編:唐李晗、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