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社會

穿越湘江 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北線隧道貫通

2022年01月26日20:16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星盛號”盾構機。單位供圖
“星盛號”盾構機。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26日電 今日9時58分,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與湘江中路交叉口盾構接井內,“星盛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牆而出,由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鐵十四局集團施工的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北線隧道順利貫通。這是目前湖南省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

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位於三一大道與營盤路之間,總投資53.278億元,2019年8月開工建設,總工期4年。工程西起岳麓區岳華路,東至開福區芙蓉路,隧道全長4180米,其中1429米採用盾構法施工穿越湘江,隧道設計為雙管雙向六車道,行車時速50公裡,管片外徑14.5米,是長沙市首條雙向六車道過江隧道。

據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張亞洲介紹,2021年3月30日隧道盾構機始發掘進,穿越古建筑、湘江大堤、江底斷裂帶、運營地鐵等高風險源,攻克超大坡度小曲線始發、長距離高強度岩層掘進等施工難題,先后6次組織專業潛水員進倉換刀,累計進倉500余倉,更換刀具300余把。隧道施工創造了岩層掘進月均180米、最高月進尺270米的施工記錄,為同類型江底岩層盾構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北線盾構隧道貫通后,盾構機將進行拆解、轉場及二次組裝調試,進行南線盾構隧道掘進。項目獲得“湖南省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安全生產標准化考評優良工地”“長沙市建筑施工質量管理和安全生產標准化示范觀摩工地”等榮譽。

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兩岸沿線為城市行政、教育、商業和居住集中區,計劃2023年建成通車,屆時將極大提高過江通行能力,有效緩解河東、河西兩岸的過江擁堵壓力,對於便利居民出行和強化長沙市區域之間協調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國內首個15米級盾構機鋼托架始發

該工程社會關注高,建設節奏快,為確保盾構機始發節點目標,項目在地鐵小盾構鋼托架始發經驗基礎上,大膽提出鋼托架始發設想,並與設計單位、制作廠家進行了多次溝通、優化,並成功實施了“星盛號”盾構機鋼托架始發,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個15米級盾構機應用鋼托架始發,是一次重大技術突破。

鋼托架長18米、寬10米、重160多噸、承載力達3500噸。進場后7天內即組裝加固完畢,比採用傳統混凝土托架節省了65%的時間。“鋼托架使用后不需破除,可重復利用,將大大節約施工成本,具有可推廣意義。”該項目盾構經理周贊介紹說。

選用最大直徑帶壓換刀刀盤

盾構機長距離全斷面穿越微風化板岩地層,斷裂帶密布,軟硬不均,容易導致刀具異常磨損。中鐵十四局聯合鐵建重工集團、鐵四院,為湘雅路過江隧道量身打造的“星盛號”泥水平衡盾構機,刀盤開挖直徑15.01米,為當時國內最大直徑帶壓換刀刀盤。經過刀具的現場優化與實際效果論証,採用了高耐磨長壽命重載刀具,相比於傳統的鋼制滾刀,耐磨性能更高,使用壽命更長,實現了復合硬岩地層中500米不用換刀,同時也減少了江底換刀次數,大大提高了掘進工效與施工安全系數。先后6次組織專業潛水員進倉換刀,累計進倉500余倉,更換刀具300余把。岩層掘進達到月均180米,最高峰月進尺270米的施工記錄。

綜合措施突破淺覆土與破碎帶重合區

盾構機需要穿越兩條斷層破碎帶,總長245米,其中75米為破碎帶和淺覆土重合區,最小覆土僅7.8米,小於0.6倍洞徑,覆土為卵石層,透水性強,地層保壓能力弱。同時隧道存在5%的上坡,平面轉彎曲線半徑975米,且距離湘江東岸大堤不到50米,因此施工控制難度更大,風險更高,也是全線最大風險源,堪稱工程“攔路虎”。

經過內、外部專家咨詢、論証,項目部採取了江中注漿加固等預處理措施。進入破碎帶前,對盾構機及其附屬設備進行了專項維保檢查和帶壓進倉換刀作業。穿越過程中加強參數管理,盡量減小對地層的擾動﹔實行負責人帶班制度,關鍵崗位人員堅守崗位,對穿越破碎帶進行風險管控,同時配備望遠鏡與船隻24小時對江面開展巡查。

通過一系列舉措,“星盛號”盾構機在此區間平穩推進,沒有出現江中冒頂、冒漿、坍塌等事故,成功穿越了最大風險源。這為后續施工和類似工程作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協調解決周邊環境復雜難題

工程與地鐵6號線同期實施,明挖段與地鐵盾構區間部分重疊,相互干擾大、控制節點多。

隧道周邊環境條件較為復雜,沿線兩側建(構)筑物密集,包括湘雅醫院、華天酒店、裕湘紗廠、保利小區等建筑,距離近,保護難度大。

盾構機穿越瀟湘中路,湘江兩岸大堤,道路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線密集,盾構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沉降。盾構機接收井距湘江僅80米,地下水資源豐富,周邊環境復雜,場地受限,接收風險高。(劉福昌 劉甲 實習生彭文仙)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