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人才強磁場,聚力最給力

長平
2022年08月31日21:47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有集體付出就會有集體收獲。

8月30日上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名義,開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長沙市委人才工作局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特殊的榮譽蘊含特殊的意義。從人才工作角度看,這份集體榮譽既是對長沙市委人才工作局和人才工作者的褒獎,也是對長沙城市建設各項工作的高度肯定。

近年來,長沙把人才工作擺在了突出的戰略位置。長沙以周公吐哺的誠意,持之以恆打造引才聚才的長沙磁場、敬才愛才的長沙氣場、識才辨才的長沙賽場,進一步加速集聚了創新創業的“千軍萬馬”。一系列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情量的人才政策如勁弩連發,不僅令人矚目,而且成效顯著。

從“人才政策22條”到“高端產業人才倍增行動計劃”,從“鄉村振興8條”到“自貿區45條”及配套實施辦法……諸多精准舉措讓長沙人才政策實現了迭代升級、與時俱進、擴容增效。

今年4月,長沙重磅發布了《長沙市爭創國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試行)》,從全球招攬頂尖英才、創新樹培產業帥才等7個方面,提出了45條具體措施。今年6月,長沙召開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配套實施辦法發布會,《長沙市科學家引航工程實施辦法(試行)》等26個配套實施辦法新鮮“出爐”。

率先才能領先,實干才有實效。這些“組合拳”釋放了擲地有聲的長沙宣言:長沙人才政策,沒有終極版,隻有升級版﹔“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既是過去時,也是現在時,更是將來時。而這背后正是,長沙人才工作者“白加黑”“五加二”的辛勤付出。“寧願掉肉,也不掉隊”“心中有使命,腦中有事業,完成求完美”是他們干事作風的真實寫照。

當然,抓好人才工作既要靠“真金白銀”,又要靠人才工作者的走心努力﹔既要伸出“橄欖枝”、遞出“邀請函”、送出“大禮包”,又要結合自身優勢在“招才引智”的競爭格局中形成鮮明的辨識度。綜觀長沙實踐,一方面持續精准地優化人才政策,另一方面就是牢牢扭住宜居和宜業兩個關鍵詞。

就大規模引進人才而言,宜居宜業,如鳥之雙翼,車之二輪,不可或缺。二者折射一座城市的品位。何為品位?品位就是品質的位次。比如礦石,品位越高,其價值也就越大。同理,城市的品位越高,宜居宜業的指數就越高,其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就越高。

今日之長沙,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麗,發展活力迸發。今日之長沙,GDP早已突破萬億、人口超過千萬,“智造之城”“科教強市”“開放高地”的硬核實力逐步顯現。今日之長沙,“影視湘軍”“出版湘軍”“文藝湘軍”等產業品牌全新展現,“媒體藝術之都”“網紅打卡之都”的浪漫氣質充分呈現。作為全國著名的房價窪地,長沙創新有平台,創業有沃土。人才在做加法,發展就會做乘法。“引才用以發展,發展促進引才”的良性循環激發出了無限的城市活力,激活了一個個發展細胞。

數據顯示,長沙人才總量由2017年的110萬增至2021年的280萬,實現了倍增。四年增加了170萬人。2021年,長沙中高端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前三,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例達95%,“人才吸引力指數”躍居全國第十、中部第一。  

與此同時,第一台一體化液壓潛孔鑽機、國產首款全復合材料五座飛機、全球首台智能化挖掘機……越來越多的“第一”都打上了長沙制造的標識。這既直接促進了長沙高質量發展,也直接提升了長沙的城市品牌。

去年,長沙已認定高層次人才在先進計算、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產業鏈分布較多,佔27.09%,相應產業鏈營收增速也走在了前列。既抓“頂天立地”,又抓“鋪天蓋地”﹔既抓“創新高峰”又抓“創新高原”﹔既抓“競爭環境”又抓“設施配套”﹔既抓“需求導向”又抓“效果導向”,這是長沙實施人才戰略的鮮明特征。

風起之時,激流勇進﹔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星城長沙,已成為逐夢者的星辰大海!

(責編:李淑靜、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