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桃江:“六六六”模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日前,湖南益陽市桃江縣大栗港鎮黨群和政務服務中心收到家住筑金壩村村民彭某某的林木採伐電話申請,鎮自然資源辦負責勘驗的工作人員迅速啟用無人機全景航拍、GPS坐標定位、面積測算等技術手段,獲取了該伐區准確的四至范圍、周邊生態情況及伐區林木的可視化圖表數據,當天就為其辦理了行政審批。這是桃江縣政務服務創新機制,簡化辦事程序,便民利民的一個真實事例。
近年來,桃江縣建設以縣綜合指揮中心為“城市大腦”的綜合指揮調度體系,整合線下實體網格和線上虛擬智慧網格平台職能,形成縣、鄉、村、組四級聯動的網格化管理機制,打造了“一廳一法一房一台一屏一線”的“六一”平台,創新了“集合、適合、匯合、整合、聚合、融合”的“六合”工作思路,實現了“有力度、有制度、有尺度、有效度、有跨度、有溫度”的“六度”目標,全面構建基於大數據的現代化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一廳”指揮有力度。成立縣綜合指揮中心,實現無數信息、指令、數據從綜合指揮大廳“指揮大腦”到基層“神經末梢”飛速流通。整合應急、綜治、縣長熱線及消防救援等職能,對縣內發生的各類要事、急事、民生熱點事統一調度,變“九龍治水”為一個中心統一處置。
“一法”管理有制度。建立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縣政府領導及縣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接聽制度,制定《桃江縣綜合指揮中心熱線電話工作規范》,建立督查調度機制,每周、每月通報工作情況。
“一房”存儲有尺度。建成滿足國家三級等保要求的智能機房,整合重點部門數據資源,建立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電子証照、社會信用等六大基礎數據庫,打破數據壁壘,並通過數據挖掘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一台”整合有效度。融合智慧城管、縣長熱線、領導信箱、應急(消防)救援接警、百姓呼聲、網小格、政協雲等平台,實現政策信息發布、應急指揮調度、熱線受理答復、事件上報處置、數據統一查詢一體化管理。
“一屏”聚合有跨度。以“我的桃江”APP為主體,整合利用智慧桃江建設成果,進一步完善政務、辦事、咨詢、投訴等功能,並與微信公眾號及小程序實現相互鏈接,互為引流,實現資源共享,線上線下政民互動。
“一線”融合有溫度。整合12345、12315、12369等政務熱線,統一管理119應急救援熱線,並與110、120、122等緊急熱線實現聯動,打造永不停歇的線上服務中心。
截至2022年7月份,桃江縣累計處理、回應群眾各類訴求47873個,按期辦結率98%,解決民生問題9924個,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便民服務256人次,實現村民“微心願”266個,挽回群眾拖欠工資、產品質量問題賠償等經濟損失230余萬元。(熊浩 胡艷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