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共享網信條例 暢享網絡時代

學條例·書記談丨周春暉:凝聚新時代網絡力量 跑出網上群眾路線“加速度”

2022年11月18日14:58 |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黨員干部隻有學習好、研究好、宣傳好、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在共享網絡空間上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芙蓉區夯實“三化”基礎、用好“三新”抓手、實現“三動”融合,跑出了網上群眾路線的“加速度”。

一、夯實“三化”基礎,在“學網、懂網”上實現“能力升級”。在當前復雜的網絡輿論環境下,基層領導干部必須消除網絡時代的“本領恐慌”,懂得互聯網,用好大數據,不斷提高對互聯網發展規律的把握能力,不斷增強利用大數據推進各項工作的本領,做到學網、懂網、融入網絡、摸透網絡傳播的規律,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裡手。一是強化網絡思維。將網絡知識納入全區干部年度學習計劃,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和培訓班,使廣大領導干部在思想上更加重視網上群眾路線工作,掌握網絡媒體的傳播規律以及網絡發展的基本態勢,懂得使用網絡的基本技巧和與網民溝通的基本方法。二是深化機制建設。主動參與網絡輿情應對,構建統一高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牢牢掌握主動權。建立網絡輿情監測預警、分析研判、應對處置“一條龍”機制,基本實現了負面網絡輿情在區內有效管控。主動出擊,積極參與各類網絡熱點話題,加強對區域性網絡熱點的分析研判,結合區情實際形成專業輿情分析報告,對全區可能形成網絡輿情熱點的事件實現提前預判,防范於未然。三是優化隊伍結構。通過整合全方位資源,建立了一支涵蓋各行各業的網絡輿情信息員隊伍,在各級各部門單位培訓網絡新聞發言人,發展網絡評論員和網絡“意見領袖”,實現了網信人才的全覆蓋。同時,創建智慧網格,探索實現各類社群信息直達網信辦工作機制,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上辦”,觸角延伸至每個樓棟每條街巷,為涉區網絡輿情的預警、處置打好基礎。

二、用好“三新”抓手,在“建網、用網”上實現“能量升溫”。隨著現代信息傳播技術迅猛變革,新興媒體快速發展,廣大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群體多以網絡為主渠道獲取信息,社會輿論的形成和傳播渠道更加復雜多元,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正在重塑調整,新興輿論陣地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走好網絡群眾路線重要性日益凸顯,我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也應該發生相應的轉變。一是延展新媒體。建立內容豐富、載體多樣、覆蓋廣泛的區融媒體中心,打通芙蓉發布、芙蓉新聞網、微博號、抖音號、百家號、企鵝號、一點資訊等多個載體平台,使內容生產從單純的“為網站生產”“為微信公眾號生產”“為客戶端生產”轉變為“一鍵多屏生產 ”,實現媒體資源的高效使用,提高媒體的引導力和公信力。同時,優化在線交辦、在線回復、輿情預警、輿情上報等功能,打造“快預警、快處置、快反饋”的網絡問政平台,針對網民多樣化需求,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二是拓展新途徑。積極推行政務服務就近辦、自助辦、幫代辦,以創新服務深入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為辦事群眾提供高效、便捷、舒心的政務服務。上線“蓉易辦”微信服務平台,上百件政務服務和涉企服務事項隻需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即可在線辦理,打造“不打烊的移動政務大廳”﹔打造區政務大廳24小時自助服務區,可為居民提供社保証明打印、身份証領取、不動產証明打印、營業執照打印等“全天候,不打烊”服務﹔“下沉”21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街道的事街道辦,社區的事社區辦”,並將政務服務自助服務終端延伸至企業和樓宇,辦理審批“觸手可及”﹔設置“一件事一次辦”二維碼牆,逛街路過的游客和市民可以掃碼查詢與老百姓經濟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一件事一次辦”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高頻政務事項。三是發展新技術。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在網絡輿情發酵升溫前提前介入輿論引導,切實增強網絡輿論引導的前瞻性。定制開發高度集成的自動化輿情管理系統,以區級總系統為核心,將全區14個街道(園、局)和84個區屬單位納入同一個平台之下,每個單位均分配獨立賬號,將科學化、智能化的輿情監測系統普及到最基層,在技術層面實現了網信部門與各街道、職能部門工作溝通對接的“零距離”,確保輿情監測更加及時、研判更加精准。

三、實現“三動”融合,在“管網、治網”上實現“能效升格”。互聯網是一個“信息集散地”,要注重在“疏”和“導”上下功夫,通過統籌各種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快速化解網絡中的負效應,在社會中催生正能量。一是線上線下雙向互動。堅持網上輿情處置與網下問題處理並重,搭建干群雙向交流平台,拓寬黨和政府與群眾的雙向溝通渠道,以網絡為媒介通達社情民意。近年來,芙蓉區不斷創新思路,通過各主流網絡問政平台,認真收集傾聽網上民聲、民意,“零距離”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愁所盼,針對網民反映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積極辦理回復網民留言,解民之所憂、紓民之所困,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反饋,通過加強溝通互動,努力消除網上輿源,做到網上問題網下處理,有效防止輿論炒作。二是條塊之間統籌聯動。建立覆蓋全區的輿情應急協同體系,加強網信部門同公安、維穩、信訪、工信、數據資源等單位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提升重大輿情信息發布、輿論引導、網下處置等環節的統籌指揮能力。統籌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組織開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檢查,嚴防網絡安全事故,提升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防護能力,形成統一、權威、協調、高效的管理機制。三是分級督辦聯合推動。嚴格落實輿情報告制度和一把手督辦制度,所有涉區輿情必須第一時間報告,重點輿情及時向主要領導匯報。每日編輯《輿情日報》,每周形成《輿情摘要》分送區委主要領導和區委網信委相關領導,確保涉區輿情和網絡問政事項始終在高位調度、能高效處置,獲高頻點贊。對網民留言實施分級分類交辦,對未及時辦結的網民留言件,每周、每月、每季度進行督辦,對處置難度較大的網民留言件,由相關區領導調度督促處置工作,推動問題得到妥善有效解決,答好群眾工作“網絡題”,讓網絡日益成為干群雙向互動交流新平台、服務群眾新途徑。(作者系長沙市芙蓉區委書記周春暉)

來源:長沙市委網信辦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