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邵陽新寧縣坪山村第一書記吳振華

強產業、興文化、美鄉村:“三步棋”實現坪山村振興發展

2022年11月23日15:3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採收待包裝的富硒甜玉米。受訪單位供圖
採收待包裝的富硒甜玉米。受訪單位供圖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湖南省委組織部、人民網湖南頻道聯合推出“走在鄉村振興大道上——湖南駐村第一書記有點忙”系列報道,以第一視覺講述湖南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帶領黨員群眾譜寫美麗鄉村新畫卷的奮斗故事。 

人民網長沙11月23日電 初冬時節,置身於新寧縣馬頭橋鎮坪山村,隻見提質改造后的X145道路穿境而過,6千余米的草砂路鋪建一新,道路兩旁的連片油菜綠意盎然,一幅幅鄉村振興主題牆繪在道路沿線依次呈現。

“這兩年來,我們村裡的道路通了,路燈亮了,產業也搞起來了,孩子們的學習氛圍濃了,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相比以前干淨漂亮多了,這些變化呀,與吳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離不開的。”11月22日,談起村裡的變化,坪山村村民王代石感慨萬千。

2021年5月7日,年近不惑的吳振華懷著夢想,告別家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駐村幫扶之路——從長沙理工大學來到新寧縣偏遠的馬頭橋鎮坪山村擔任第一書記。

問起他為什麼選擇鄉村振興駐村幫扶時,他憨憨地笑道:“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對農村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能為農村做些事,是我夢寐以求的”。

從農村走出的吳振華最懂農村和農民,坪山村要想振興,必須強產業、興文化、美鄉村。於是,他帶領村支兩委班子及工作隊在這 “三步棋上著力”。

產業發展欣欣向榮

“我家今年種了2畝多富硒甜玉米,相比往年多賺了幾千塊,這要感謝長沙理工大學的訂單幫扶,感謝吳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帶領大家發展產業,明年我將繼續跟著工作隊干。”說起種玉米的情況,坪山村15組村民肖瓜陽在感激之余,對未來更是信心滿滿。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如何充分激發村組發展活力和群眾內生動力,利用好坪山村富硒土壤等自然稟賦規劃布局發展產業,這是吳振華時常思考的問題。

圍繞產業發展這條主線,他帶領工作隊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情況,同村兩委召開院落會與民議計,最終確定構建“黨建+產業”發展模式,讓支部成為領頭羊,黨員干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新型經營主體,持續抓好生態農產品高質量供給。

在確定發展思路后,突遇村書記因家庭原因辭職的情況,在困難面前,吳振華毫不退縮,勇挑重擔,帶領工作隊協同其他村兩委沿著既定的發展思路,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實干精神,持續推動產業發展。

通過組建“黨員+小組長+鄉賢”理事會,建立積分管理機制,對排名靠前的村組優先安排小型公共設施項目,競爭式激發村組發展活力和村民內生動力,並採取“村裡出材料費、村組籌工籌勞”的模式,以獎代補高效補齊產業基礎設施短板。

一年多來,村民累計義務出工1000余人次,節約人工工資超過10萬元,並自發籌集資金超過20萬元。同時他通過積極跑項目,多方爭資金,共爭取65萬用於水渠、機耕道、山塘等基礎設施的修建,為產業發展夯實硬件基礎。

得益於完善的硬件基礎和良好的群眾基礎,該村現已完成200余畝高標准農田和近400畝油茶林建設,村籌集近200萬建設生態養豬場,並完成擴大山林生態土雞養殖規模3萬羽。

在不斷摸索中,吳振華帶領坪山村採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發揮致富帶頭人作用,全面開展“訂單農業”精准消費幫扶。通過流轉土地集中連片發展富硒甜玉米、煙葉紫薯輪作、小籽花生、富硒雙季稻、稻鴨共生富硒糙米、稻油輪作等6大生態種植產業。

同時,吳振華還多次邀請專家深入種植基地把脈問診,開展田間課堂指導,為產業提供技術支撐,並指導村集體合作社入駐832平台開設農副產品線上商鋪,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一年多來,后盾單位通過消費幫扶村內採購達120余萬,產業發展共吸納100余勞動力實現就近務工,村集體經濟從原來的3萬增長至20余萬,預計2022年將突破30萬。

文教幫扶明心啟智

坪山村鄉土文化璀璨。早在北宋時期,這裡就產生了與“宋三蘇”(即蘇軾、蘇洵、蘇轍)相提並論的“宋三周”(即周儀、周湛、周欽)。周儀家族“一門六進士”曾在目前坪山小學座落地出資創辦學堂,倡導“尊師重教、耕讀傳家、忠義清廉、樂善好施”的精神,培養出一大批有識之士,創造出古邵州(今邵陽)乃至湖湘文化巔峰的獨特現象。

耕讀傳家,薪火相傳。周儀勤學苦讀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坪山人民奮發向上,樂善好施,讓淳朴的民風得以延續。為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駐村工作隊聯合后盾單位的專家學者申報課題,深入研究挖掘坪山村諫議書院文化品牌,並總結出了“耕、讀、仕、修、創、善”的坪山農耕精神符號。

為講好坪山故事,弘揚優秀鄉土文化,長沙理工大學撥付幫扶建設資金20余萬元,全面打造體現坪山文化底蘊的“耕、讀、仕、創、修、善”6個鄉村文化設施節點,2022年10月全部完工,有效增強了坪山村的文化底蘊。

“感謝工作隊以及村兩委,我定不負恩師和長輩的期望,練好本領,回饋家鄉,助力鄉村振興。”考上湘潭大學受到嘉獎的仇麗玲激動地說道。

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為激勵村裡的教師把學生教好,學生把知識學好,吳振華帶領工作隊聯合鄉賢設立教育基金,募集資金38萬余元,建立獎教獎學機制,對村內優秀教師與優秀學生進行表彰獎勵,形成尊師重教、勤學奮進的良好氛圍。

“老師,你快看,水自己在走呀,好神奇!”后盾單位各學院大學生志願者受邀接續到村播撒科學種子,“虹吸小實驗”“海底火山”“檸檬汁寫密信”等科普小課堂和趣味小實驗在坪山村的小學課堂裡相繼上演,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熱情與學習興趣。

為進一步助力坪山人才振興,他通過向學校申請,現已連續選派2屆共21名研究生志願者到村裡開展為期1年的義務支教。同時邀請麥田支教隊連續2年來村開展為期15天的素質拓展愛心支教,每天自費為150余名留守兒童做愛心午餐等,幫助孩子們從小樹立勵志成才的人生理想。

教育硬件設施上,他聯系對接學校各二級單位開展愛心接力幫扶。目前,用於手工制作台的20余張實木辦公桌、用於小學多媒體教學和遠程教學的數十台電腦已全部到位,捐贈的愛心現金進一步充實了教育基金,在書香鄉村建設上,捐建的鄉村振興“公益書屋”已於2021年12月順利建成……

美麗鄉村景色如畫

“在工作隊的帶領下,我通過收集材料,建設和美化庭院,既鍛煉了身體,又美化了居住環境。現在我也是半個土專家了,一有空就動員協助村民搞好庭院建設,非常有成就感。” 邵陽市“最美庭院”——“初心苑”庭院主人張長力自豪地說道。

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的居住環境就得跟上。吳振華以鄉村規劃、美麗庭院建設、集中建房引導區、老舊房屋檢測加固等工作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后盾單位的優勢與特長,邀請學校各學院專家和研究生組建社會實踐服務團,通過測繪、勘察、規劃、設計等環節,完成多規合一村庄規劃,坪山小學、幼兒園等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其中庭院設計方案達50余套。

在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吳振華積極聯系校友中心,並發動本村在外經商成功人士,共獲贈紫薇樹1000余株、路燈200余盞,凝聚了強大合力,助推村庄美化亮化。通過聚焦生態文明與宜居宜業,遵循“就地取材、舊物利用、低碳循環”理念,他和工作隊一起,帶頭收集利用廢舊建筑材料,並參與搬磚運瓦,帶領群眾積極開展庭院建設。

目前已建設示范點4個,繪就鄉村振興主題牆繪達10余幅,特別是在X145沿線美麗庭院建設過程中,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利用舊材料改造完成30余座庭院,徹底扮靚了坪山村庄。

在人居環境整治上,為實現從當下改到長久立,他帶領工作隊積極探索,通過實行積分管理辦法,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成立“兩會兩隊”等自治組織,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自治組織志願服務功能,大力開展“三清一改”,讓坪山村面貌煥然一新,並獲得2021年“邵陽市美麗鄉村創建示范村”。

“我堅信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與人才的支撐,群眾的安居樂業離不開內舒外暢的宜居環境,這是我們駐村工作隊為之努力的目標和不倦前行的方向。”說起鄉村振興工作,吳振華目光堅定。(林洛頫、楊堅、雷良軍)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