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新青年︱李胤:用新消費詮釋長沙人的娛樂精神

人民網長沙3月22日電 (袁蒙、實習生蘇李)36歲的李胤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長沙人,現在是一名“擺攤兒”青年。他和三個伙伴組成團隊,在長沙最熱鬧的五一廣場商圈開了一家“日式燒鳥攤” (筆者注:燒鳥,在日語中指串燒雞肉,也泛指日式烤串)。
青年創業者李胤。人民網記者 袁蒙攝
今年春節后,“網紅長沙”頻頻登頂熱搜。長沙新消費也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示范模板效應。
長沙的“爆紅”,給了這位青年創業者很多信心。“我們從春節之后就開始發現長沙突然一下又火了,迎來了很多的外地朋友,整個的煙火氣比之前強了很多。我們的小攤從晚上八點半開攤,有客人就不收攤,有時候會一直持續營業到凌晨四五點。”李胤介紹道。
李胤的“好運燒鳥”攤。人民網記者 袁蒙攝
曾經做歌手的李胤坦言自己是個擺攤兒“門外漢”。“我們團隊一共四個人,有的以前是教育培訓的,有的是做調酒師的,有的是玩音樂,也有的是做日料的,都和擺攤兒無關。大家就是想自己玩一些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我們做的是‘日式燒鳥’, 其實也不是純日式的燒鳥,我們是結合了湖南人自己的口味,因為日本人做的東西特別甜,但是我們的東西可能相對會鹽味更重一點。”“也有很多朋友很詫異,問我們怎麼去擺攤了?其實擺攤兒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突破,是一種我們所理解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會是未來年輕人的一種態度。”
長沙新消費既表現在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的強大上,也體現在消費方式、消費場景的多樣性上。長沙的年輕人們常說,長沙是一個不喝酒就沒有朋友的城市,李胤對此深表贊同:“長沙的娛樂方式有很多種,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他們更想要的其實並不是以前那種傳統的消費場景,他們更想要與眾不同,想要彰顯自己的個性。”“所以我們的小攤更多地是在提供一種氛圍。大部分的朋友過來不只是吃烤串,也會喝酒交朋友,它是一個彼此能夠社交的空間。這種氛圍用長沙話講,就是‘打流’:很自由,好像無無所事事,但其實瀟洒自在,這也是我們對長沙精神的一種理解。”
李胤(左)和他的“好運燒鳥”攤。人民網記者 袁蒙攝
新的主流消費人群產生新的消費需求,繼而誕生新的消費業態。近年來,長沙接連涌現的新消費品牌、新消費場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破圈”,逐步回歸的市井煙火氣也吸引著一波又一波長沙以外的流量。而這一切都根植於長沙得天獨厚的優勢,離不開這座城市的開放與繁華。李胤非常看好長沙新消費的潛力,也在堅持不斷探索自我、探索有趣的事業。“我覺得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擺攤兒,或是探索出比擺攤兒更有趣、更好玩的消費場景。無論客人多少,我們都要出攤﹔無論天氣冷熱,未來我們也要堅持把這件事做下去。隻要能遇到和我們有共鳴的人,我們就特別開心。歡迎大家來長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