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向家镇:因地制宜谋发展 汇聚力量绘蓝图

记者 林洛頫 实习生 覃璇子

2020年09月07日11:20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景向家园综合体及中心广场 。受访者供图

阳光下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在风中舞动,盛开的莲花在湖中微微摇曳,人们晚饭后聚集在集镇中心广场,乘着夏日的微风,跳起一支支广场舞,和谐静美的生活让群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位于湖南岳阳平江县西南边陲的向家镇,地处三县交界处,享有“鸡鸣三县闻”的美誉,更是远近闻名“三县十镇通衢”的商贸重镇,因历史原因,向家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处于财政负债、基础建设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的困境。

为了让商贸重镇重新焕发生机,2017年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向家镇因地制宜,依托小城镇建设契机,抓实抓细城建开发、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摆脱了历史财政欠债危机,助推群众增收、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华丽“转型”之路。

商贸重镇向家镇全景。受访者供图

组合拳逐步化解历史债务

2017年,31岁的童勋海、27岁的郑崛先后被任命为向家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初来乍到的两人碰头琢磨最多的就是如何敲碎挡在向家镇发展路上的债务“巨石”。

向家镇要向前发展,必须逐步化解历史“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干事业。

“一个乡镇背负过亿债务,这可不是一块香饽饽,当时提起去向家镇工作,不少人心里难免有畏难情绪。”向家镇党委书记童勋海回想起3年前来到该镇,摆在眼前有各种困难急需解决。

“想要解决好问题,带领大家往前发展,必须把家底摸清。”通过对历史账目的逐一摸底、核实,向家镇党政班子首先决定对历史欠款账目进行审计,交由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核查。

审计机构从进场开始就感受到政府、工程老板带来的压力,只有力求做到公正公平,让审计后的债务经得起任何人翻审,才不会让人说闲话、挑是非。

湘莲基地内农民正在进行采摘。受访者供图

1年时间里,对16个历史项目进行重新审计,累计缩减工程债务20%以上。

“镇里向金路由在平江县经商的邹某招投标拿下,因其缺乏修路经验,正式施工后才发现该路破损严重,导致建设资金投入远大于前期预算,700万的预算增长到近1100万元。”镇长郑崛回忆道,邹某只能借资筹措垫付项目款项,开着小轿车来最后只能骑着摩托车走。

2018年,邹某来到镇政府讨要项目欠款,在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向金路项目期间,他在政府大楼全程跟进审核,公正公平的审核过程让其心服口服,最终结果比预算少300万元,邹某接受自己因经验不足、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

同时,向家镇农村分散着一座座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既有坍塌伤人的危险,也影响整体乡镇规划布局,在领导班子成员走访调研中,这些情况被收集并引起重视,能否将这些土坯房占用的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起来,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成为向家镇破解债务困局的关键。

对此,向家镇紧抓上级政策,实施土地“增减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集约利用了建设用地,实现了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三年时间里向家镇共拆除“四房”1446栋、“空心房”833栋,在最小的镇域面积上腾出平江县最多的“增减挂”用地,2年间实施“增减挂”指标近1800亩,财政盈利近亿元。

对老百姓而言,政府帮助拆除了老旧房子,得到补助款的同时,闲散土地复耕得以有效利用;而对政府来说,拆除“四房”不但消除安全隐患,还腾出土地增加耕地面积,并赢得实施增减挂的政策机遇,为向家卸下债务包袱奠定了基础。

不仅如此,向家镇还将集镇近400余亩土地进行统一收储, 2019年一次性招拍挂出让土地53亩,增收2800万元;剩余的300余亩储备土地,按照当前市场估价2亿元,可满足未来5年城镇开发用地,预计3年内可增加土地收入5000余万元。

向家镇打造的湘莲基地 。受访者供图

汇聚全民力量绘制发展蓝图

历史债务“重担”逐步卸下,向家镇党政班子同时将目光投向长远发展,如何带领群众推动乡村振兴?如何让向家镇饱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如何让未来发展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向家的未来可期可盼。

下班后,班子成员们经常聚在一起散步,在开发用地前讨论向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镇里征拆房屋的细节,商量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中心广场的带动作用,怎样一步步改变百姓对于政府的刻板印象……

三年来,向家镇统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城建开发、民生建设等工作,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更足、百姓生活更加宜居。党委书记童勋海自嘲头发稀疏了,镇长郑崛也调侃皮肤越来越黝黑。

“我们以最少的资金,凝聚最大的力量,共同为向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童勋海书记介绍:近几年“众筹”概念在向家镇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舒适家园自己建设、美好生活自己创造,向家人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

采取“政府出物资、群众酬劳力”的方式,向家镇实施三个100工程,建设“100公里绿色长廊、100个果香屋场、100个集体菜园”,用1块钱的投入干出了市场上5块钱的事。一颗颗小树苗代表着一份份希望,更寄托在向家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向家镇提升造血功能建设的蔬菜基地。受访者供图

“党委书记、镇长前往采购地挑选树苗,多方比价后最终将金丝楠木树苗价格从55元一棵谈到19元一棵,树苗种在道路两旁既美化了环境,也留下了生态财富。”童勋海表示,树木长大后,将采取“挖一棵、留一棵”的方式间隔挖出一半进行销售,空缺的再补种树苗,往复循环形成可持续的绿色产业。

“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镇政府筹备建设的人民公园将为居民提供舒适休闲场所、改善生活品质,大家欢迎点赞并全力支持。公园建设所需石块由当地采石场免费捐赠,石料运输由群众自发参与,广场绿植由社会人员认领栽种,公园在大家的助力中逐步成型,老百姓纷纷表示:花小钱办成了大事。

在建的人民公园旁,7300的平米中心广场热闹非常,超大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最新资讯,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运动气息洋溢。夜晚,广场上娱乐休闲活动丰富,周边伍市、浯口、开慧等镇居民纷纷前来“打卡”。

为发展村级集体产业,提升造血功能,在黄长村打造260余亩湘莲基地,并依托新型农业产业合作社,形成集观光休闲和莲子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今年,全镇已有2个村发展湘莲种植,明年可全镇推广。

“荷花基地每亩可增收4000余元,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为村级财政带来了‘活水’,村里将钱用于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成效好、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合作社已注册成立公司,实现采摘、加工、网上销售等链条式经营,真正将向家镇第一个集体经济产业做大做强。”镇长郑崛介绍道。

向家镇新建设的道路。受访者供图

推进民生事业改善政府形象

午后突如其来的暴雨禁锢了人们的脚步,向家镇人民政府服务大厅里,村民们坐在长凳上排队等待,工作人员正根据群众需求为其办理相关业务,此时门外狂风暴雨,屋内温情暖暖,与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郑崛回忆刚来向家镇时,向家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一篇政府“务虚”会议内容,文章下立马有群众评论:都不能务实,还整天务虚。郑崛坦言,“那段时间,每更新一次公众号内容,都会看到百姓的批评声音。”

百姓的批评,让到任不久的童勋海和郑崛感受到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不满意,必须重塑政府形象,赢得群众信任。童勋海对老党员、退伍军人、退休村干部、贫困户进行集中走访,印发有联系方式和个人相片的名片800余张,“任何时间、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

为提升干部战斗力,向家镇采取“班子成员负责制+千分制考核+网格化管理”模式,促使班子成员挺在一线,用千分制量化考核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通过76名干部联系122个村民小组来实现“小矛盾不出村组,大矛盾不出乡镇”。

“每一个普通党员都代表着向家的形象,影响着百姓的看法,提振政府公信力,管好基层党员很关键。”童勋海介绍,向家镇有党员696名,镇里通过“我为党支部做了什么”大讨论、向家人讲向家故事典型宣讲、流动党员亮出身份书面汇报、不合格党员回炉重造,让党员明初心、亮身份、争先进、补不足,不少党员说感觉自己重新找到了组织。

向家镇新农村建设全貌。受访者供图

“让人民共享向家的发展成果,加大民生工程投入不可或缺。”童勋海表示:通过争资争项,自来水厂、敬老院、污水处理厂等10大民生项目落地向家;夜晚437盏路灯点亮的向家格外璀璨,配套齐全、环境舒适、居住便捷的向家正搭乘小城镇建设快车飞速发展。

老百姓在生活、工作中感受到向家镇的点滴变化,从对政府不理解、不满意到积极参加政府各项重点工作,从不识政府工作人员到与党委书记街头闲谈,从紧紧攒住自己腰包到出资出力参与基础设施,态度的转变让向家镇政府工作人员深有感触。

去年金龙村77岁的张硒洋老人,拿着一万元退休工资找到童勋海书记。“我如今不愁吃穿,家里孩子也都大了。生活上不缺钱,我将这点养老钱捐出,用来帮上向家有需要的人。”老人与书记面对面聊了2个多小时,感叹向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万块钱对于农村老人不是小数目,老人尽的绵薄心意,是对当地政府的信任,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感恩。

夜晚时分,向家镇居民在跳广场舞。受访者供图

有了老百姓的全力支持,向家镇有了加速集镇发展的底气,改“马路经济”为综合集约开发,通过优化开发环境、重构城镇布局,商贸重镇——向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重焕荣光、转型腾飞。

“向家镇小城镇建设以集镇开发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力争打造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边贸小镇。”向家镇党委书记童勋海对于向家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责编:唐李晗、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