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3月9日電 近日,湖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長沙市委書記吳桂英在專題調研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並召開座談會時強調,長沙要當好長株潭發展的主攻手,在推動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中體現更大省會作為、彰顯更強省會擔當。
去年10月底,湖南省委、省政府發布《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在《綱要》的推進下,融城的腳步明顯加快。
長株潭區域是湖南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從1984年正式提出建設長株潭經濟區方案,到1997年實施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戰略,再到2007年長株潭城市群獲批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一體化發展經歷幾十年探索,已成為湖南現代化建設和全方位開放的戰略支撐。
新征程,新起點!作為推動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的天然橋頭堡,岳麓區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助力延展城市“脊梁”,為構建長株潭一體化大格局助力。
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關鍵在交通一體化!
去年10月,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項目正式通車﹔去年7月,瀟湘大道西線三標段順利通過驗收並放開交通,瀟湘大道西線全線通車。從此,開車從長沙往返湘潭變為“一腳油門”的易事。
攤開岳麓區最新的“三平台、六組團、九小鎮”發展藍圖,瀟湘路西線、潭州大道、大王山片區內“六縱六橫”等正織就一張融城大網。不久后,岳麓區與湘潭接壤的大王山融城片區將形成以城際、地鐵為支撐的公共交通體系和“六橫六縱”的骨干交通體系。這對於構建長株潭一體化大交通格局、助力城市蓬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落實長株潭一體化建設的戰略部署,大王山片區如何加快形成融合發展示范效應,走出一條產、城、區互融共促的新路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王山南片區,湖南湘江新區優先啟動湘江融城科技小鎮規劃建設,並將規劃長潭科技走廊片區南北聯系和產業發展的主廊道,沿廊道集中布局科創中心、數字經濟產業及公共服務功能等。
“積極探索建設湘江融城科創小鎮,就是要在融城核心打造高端人才集聚區,讓更多市民享受融城帶來的紅利。”湘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利剛表示,根據目前的規劃結構,融城科創小鎮將打造“一廊、一軸、一帶、一核心、四片區”。
加快推進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科創力量無疑不可忽視。
《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湘江西岸將依托湘江沿岸教育科創資源,高水平建設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同時聯動沿線區縣工業園區,建設科技創新策源地、湘江教育創新帶和協同創新中心。
作為推動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的科創排頭兵、策源地,岳麓山大學科技城正在助力岳麓區,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明確要通過“強平台、強企業、強人才、強生態”,讓創新成為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的最強引擎。
2月18日,牛年的首個工作日,岳麓山大學科技城正式發布“紅楓計劃”。同日,“麓山杯”創新創業大賽啟動。記者了解到,該計劃面向長株潭,在2021至2023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科創團隊(公司)創業,此次大賽中遴選出的優秀項目、優秀團隊,在大科城落戶,都有望通過“投資+孵化”模式,成為“紅楓計劃”首批受益者。
“看到紅楓計劃持續三年、每個入選的項目能獲得20萬創業基金,了解之后我挺想參加的。”楊伯昊是湖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有過創新創業競賽參賽經驗,看到校園裡張貼的海報,他躍躍欲試。
除了充當科創項目的“孵化器”,岳麓山大學科技城更是推進科創企業發展的“加速器”。
去年9月,在2020年創客中國“麓山杯”5G技術及應用全國專題賽的現場,曾獲得來自快手、騰訊、唯品會戰略投資的魔筷科技,簽約並將華中總部落戶岳麓山大學科技城。大賽后,經岳麓區相關部門牽線,這家來自杭州的網紅電商服務平台,飛快地在株洲開啟了其在華中區域的第一個園區。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南大學校友,對大科城有情懷、有情結,而且認為長沙是網紅城市,岳麓山下又有人才優勢。”岳麓區(大科城)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相關負責人陳婕說,長株潭三城之間,類似這樣的跨城市、跨園區合作,在岳麓區已不是新鮮事。
目前,岳麓區在半小時交通圈基礎上打造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拓展大王山南片區,組合湘江、巴溪洲、大王山優勢資源,打造濱水宜居融城小鎮﹔岳麓山下,大學科技城以“真金白銀”鼓勵科技成果就地轉化,聯合湖南大學成立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聯合中南大學共建中南大學科技園(研發)總部,創新成果轉化的磁場效應不斷凸顯。
一個個強有力的舉措串聯起的是岳麓區助力推動長株潭區域一體化的強勁決心。
展望充滿期待的2021,可以預見,岳麓區將以創新的干勁、創業的姿態,成為推動長株潭一體化的動力引擎,為長株潭地區加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提供重要支撐。(賀喜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