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實施門診共濟!長沙普通門診費用可醫保報銷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記者8日從長沙市人民政府官網了解到,《長沙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目前已經印發,長沙自2022年10月1日起將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制度,將普通門診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以減輕參保職工門診醫療費用負擔。
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為政策過渡期,過渡期內個人賬戶按原方式計入。
長沙門診共濟適用於哪些人群
《細則》明確,門診共濟適用於長沙市職工醫保參保人員,參保人員在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的門診醫療費用,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職工門診統籌待遇享受期與職工醫保待遇享受期一致。
門診共濟包含基金統籌共濟和個人賬戶共濟。對於基金統籌共濟,已實施的門診共濟,最重要的改變就是發揮統籌基金的共濟作用,對參保職工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醫保政策范圍內的普通門診費用進行報銷,使門診的就醫患者也能享受報銷待遇。
對於個人賬戶共濟,實施門診共濟后,參保職工個人賬戶可由配偶、子女、父母共濟使用,提高了個人賬戶的使用效率。
門診共濟后,報銷標准和比例是多少?
《細則》顯示,一個自然年度內,職工門診統籌起付標准累計不超過300元,在職職工最高支付限額為1500元,退休人員最高支付限額為2000元,不計入職工醫保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職工門診統籌支付范圍與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一致,即國家、省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醫療服務項目目錄和醫用耗材目錄范圍,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外的不予支付。
急診搶救在72小時內轉為住院治療的,急診搶救醫療費用與住院費用合並計算﹔急診搶救死亡的,參照住院政策支付﹔其他急診費用按職工門診統籌標准支付。
參保人員在門診統籌定點醫藥機構就診結算時,隻需支付個人自付部分,應由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的部分,由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門診統籌定點醫藥機構按相關規定結算。參保人員在非門診統籌定點醫藥機構就診,或未在定點醫藥機構直接結算的門診費用,職工醫保統籌基金不予支付。
門診共濟使用有這些注意事項
個人賬戶主要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購買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費用﹔參保人員本人需繳納的大額醫療費用補助費﹔參保人員為其配偶、父母、子女購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費用﹔其他符合國家、省有關規定的費用。個人賬戶不得用於公共衛生費用、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消費等不屬於基本醫療保險保障范圍的支出。
符合規定的“互聯網 + ”門診醫療服務納入職工門診統籌支付范圍,按照互聯網醫院依托的實體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政策進行報銷。參保人員持定點醫療機構門診醫師處方或醫保醫師電子流轉處方,到門診統籌定點零售藥店的配藥費用,按開具處方的定點醫療機構結算政策進行報銷。
參保人員享受住院待遇期間,不享受職工門診統籌和慢特病門診待遇﹔“雙通道”管理藥品待遇和慢特病門診待遇已支付的醫療費用,職工門診統籌待遇不予支付。
職工門診統籌費用實行按項目付費,待條件成熟后,根據醫療機構特點和基金運行等情況,逐步探索建立按病種或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基層醫療服務按人頭包干付費、與慢性病管理相結合的醫保復合型付費方式。(記者 李琪 實習生 孫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