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駐村第一書記瞿小華:"駐"在深山忙"答卷"

2022年12月05日09:3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借母溪村風光。劉科攝
借母溪村風光。劉科攝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湖南省委組織部、人民網湖南頻道聯合推出“走在鄉村振興大道上——湖南駐村第一書記有點忙”系列報道,講述湖南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帶領黨員群眾譜寫美麗鄉村新畫卷的奮斗故事。

“瞿書記,你真是個閑不住的人,下雪天都還在忙,快過來烤火。”11月30日,村民紛紛親切地和他們口中的瞿書記打招呼。

當天,湖南省沅陵縣借母溪鄉迎來今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在該鄉借母溪村清韻庄園,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微宣講,如火如荼地進行。

村民口中的瞿書記,是湖南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駐沅陵縣借母溪鄉借母溪村第一書記瞿小華。自2021年6月擔任借母溪村駐村第一書記以來,他便開始“駐”在深山忙“答卷”。

抓黨建強組織

“經過瞿書記與中遠海運集團挂職縣委常委、副縣長葉衛東多次溝通交流,今年8月份,中遠海運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黨支部書記朱建良一行來到我們村指導工作,並與我們村黨總支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借母溪村黨總支書記符星艷說,“瞿書記這個人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勁,為我們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忙前忙后,付出了很多心血,通過他的引導促成黨建共建,推動資源共享,進一步增強我們村黨總支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鄉村要振興,組織振興是“第一工程”。借母溪村設1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全村共有143名共產黨員。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瞿小華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通過屋場會、懇談會等,在全村深入開展學理論、強思想、促提高等宣講活動35場次。

“鄉村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而組織和人才就是它的血肉。”瞿小華如是說。

該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先后組建理論宣講、文旅融合、愛心幫扶等五支黨員群眾志願服務隊,凝心聚力,激發廣大黨員群眾干事熱情。在他的幫扶下,借母溪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該村先后被評為借母溪鄉“先進黨總支”,沅陵縣“五美村部”。

興產業固成果

借母溪村位於借母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部,村域面積58.4平方公裡,生態環境優美,文化底蘊厚重,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夏季休閑、親水、納涼的理想之地,特色生態旅游業成為該村的龍頭產業。

人在家中,家在景中。瞿小華說:“優美的人居環境是鄉村旅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他創新“村景融合”工作方式,帶領廣大黨員群眾,把每一個村寨打造成一個景點,把道路沿線打造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依托位於該村千堂灣組的大型戶外實景劇《狃子花開》,帶動黃臘溪“保子洞”田園綜合體、學宗溪“嗨樂坊”特色民宿、洪水坪“清韻庄園”生態農業園,形成“看農家戲、住農家屋、吃農家飯、享農家樂”的村級文旅產業體系,2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穩崗就業,從事鄉村旅游產業,人均增收達1.2萬元。2022年,該村評為“湖南省鄉村旅游區”“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精品示范村”。

在抓好特色龍頭產業的同時,他還帶領大家拓展“借母溪土蜂蜜”“借母溪野生茶”“借母溪紅心獼猴桃”等25家種養產業,2022年“借母溪土蜂蜜”銷售量超過萬斤。在瞿小華的大力支持與幫扶下,該村2022年新增45萬隻“黑斑蛙”養殖產業,5畝“三鍋”特色水果種植產業,成功申報“石斑蛙”實驗養殖場。

2021年度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1.7萬元,榮獲懷化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真抓實干”獎,2022年度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56萬元,再創歷史新高。

惠民生辦實事

“瞿書記是個難得的好書記啊!”該村年近七旬的鄧永平激動地感嘆,秋收季節,他家一畝五分地的玉米,是瞿書記親自帶人來幫忙掰的,要不然都要爛在地裡。

駐村不僅僅只是身駐,更要心駐。借母溪村由原四個村合並形成,轄42個村民小組,979戶3327人,受地理條件因素制約,村寨分布稀散且發展不均衡。

瞿小華和工作隊員在村裡安了家,還向村民租地種了菜,變成地地道道的借母溪人。他一門心思扎根基層,走村串寨深入群眾,及時准確了解群眾所盼、所憂、所急,用雙腳丈量民情、用雙手托舉民生,短短一年多時間,他的腳印已遍布全村每一個角落,身影常常出現在村民家中。在他和隊員們的引導下,村組房前屋后干淨了,鄰裡之間和睦了,基礎設施完善了。2022年,該村被評為“沅陵縣最美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

“隻要肯耕耘,總有收獲時。”瞿小華信心滿滿地說,借母溪村的明天是鄉村旅游特色村、產業項目示范村、鄉風習俗文明村、人文環境優美村、團結友善和諧村、幸福美滿宜居村,為了這個明天,哪怕再忙再苦再累都值。

借母溪鄉黨委書記向翼說,瞿小華“駐”在大山深處,用心用情用力書寫著鄉村振興這張新時代答卷。(瞿雲、鄧浩然)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