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二十余載村醫路 村民健康“守門人”

人民網記者 劉賓
2023年03月21日10:0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扎著短馬尾,一襲白大褂,文喜熟練地把血壓測量儀的袖帶,綁在村民喻西平手臂上,而后轉頭凝神盯著儀器屏幕,上面數值正不斷跳動。

42歲的文喜是湖南省寧鄉市灰湯鎮金農村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這是一個地處南方丘陵山區的普通村落,有人口近6000人。文喜和丈夫周芬奇是衛生室僅有的兩名醫生。兩人自19歲便在此行醫,至今已逾二十載。

衛生室的藥房。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衛生室的藥房。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到村民家中出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到村民家中出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按湖南現行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制度,村(社區)、鄉鎮(街道)醫療機構把超出自身診療服務能力的患者逐級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同時一些經過治療病情減輕的患者會再轉下來。

這個過程中,基層首診是防病治病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鄉村醫生因此被稱為村民健康的“第一道守門人”。

為醫者懷仁心

金農村衛生室緊鄰“寧灰(寧鄉市至灰湯鎮)公路”,有上下兩層。外牆刷成土黃色,遠遠看去十分醒目。一樓有公共衛生服務室、藥房、診斷室,治療室和處置室、觀察室﹔二樓是一個能容納百余人的健康教育培訓室。

“最近覺得眼睛有點脹痛。”10點多,64歲的喻西平走進衛生室看眼疾。“這是結膜炎,用眼藥水一天滴三次、一次兩滴,兩三天就能好。”周芬奇很快做出判斷,並給老人拿了藥,藥費3元。

文喜知道喻西平有高血壓,每次見他來,都會為他量一下。收縮壓160,舒張壓93,屏幕上的數值顯示喻西平的血壓有點偏高。

“西平哥,先別擔心。估計你路上騎摩托車,運動導致的。先休息會,再測一次。”文喜的平靜語氣安撫了老人的緊張情緒。說著,她又迅速起身倒了一杯熱茶放到他手裡。

“看,這次正常了吧!”過了約二十分鐘,第二次測量結果顯示喻西平的血壓已恢復正常。

喻西平才離開沒多久,72歲的周桂香在兒子謝術前攙扶下走進來。老人前兩天有些頭暈,家人不放心,堅持送她過來看看。

“血糖偏低,一定要按時吃藥。平時可以隨身帶點糖果,能應個急。”文喜檢查完,細心囑咐道。

送老人到衛生室門口,想到已臨近中午,文喜又轉身一陣小跑從辦公室拿了一個蘋果出來,硬是塞到老人手裡,以防她回去路上突發低血糖。

一上午接診了十四五個患者。“年后更多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以及小孩來就診,看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新冠病毒抗原檢測陽性的偶爾也有,但比年前少很多了。”文喜稱,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以后,他們的工作重心轉為做好日常診療救治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周芬奇說,去年12月中下旬出現的那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是他們感到壓力最大的時候。除了藥物緊張以外,村衛生室沒有醫生輪班,兩人雖然都感染了,但一直沒休息。“接診量最大的一天有80多人,有89歲高齡的老人,也有不到1歲的孩子。”

衛生室藥房裡擺放著一個“之”字形透明玻璃櫃台,側面不同區域分別貼著“便民藥物區”“常用藥物區”“低價藥物區”等標簽。

據長沙市衛健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以來,所有藥品統一採購、集中向下配送,由村衛生室零利潤銷售給老百姓。

同時,國家為進一步加強對鄉村醫生的支持力度,每年下撥的基藥補助資金也在增加,村衛生室人均補助標准已由原來的8元提高到了10元。

一位就診村民說,平時來買藥,文喜兩口子經常把零頭抹去。到村裡出診,他們還會給孤寡老人等免費送一些藥。

文喜和丈夫周芬奇。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和丈夫周芬奇。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為群眾送“醫”靠

匆匆吃過午飯,下午一點半不到,文喜動作利落地把檢查設備收拾進一個黑色手提包中,然后脫下白大褂,換上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專用的紅馬甲。她要到兩戶有基礎病、兒女又不在身邊的老人家中出診。

出診是做好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一環。農村老年人多,有的出行不便,很久都沒來衛生室,得定期上門去做檢查,並把最新的診療信息錄入居民個人健康檔案。

“村裡有160多人患糖尿病,400多人患高血壓,還有一些慢阻肺、肺結核病人,這些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文喜向記者展示她出診的“三件寶”:血糖儀、血氧儀、血壓計。以前則是聽診器、溫度計和血壓計。

衛生室還配有一台便攜式健康一體機,能做心電圖、驗尿常規,很實用,她也經常帶著。

遠遠看見文喜過來,正在菜地忙活的胡秀蘭放下活計,笑著迎上前。她是金農村旱田沖組村民,今年75歲,患有高血壓。

做完檢查,胡秀蘭又把老伴近期的醫院檢查單拿出來讓文喜看。半蹲在沙發旁,文喜把化驗單一一攤開,邊看邊耐心叮囑道:“慢阻肺大意不得。平時要戒煙戒酒,按時吃藥。最好家裡能備一台制氧機,每天堅持吸氧。”旁邊的胡秀蘭很認真地聽。

大多農村老人不善於表露情感,但被問及對文喜的印象時,胡秀蘭毫不猶豫伸手豎起大拇指說:“這十多年都是她來家裡給我們檢查,就像親人一樣。”

文喜在電腦上查看村民的健康檔案。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在電腦上查看村民的健康檔案。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拿出手機現場把兩位老人的隨訪信息錄入到他們各自的健康檔案。她說,五六年前用的還是紙質檔案,得手寫登記。現在有了全省通用的基層衛生信息系統,換成了電子檔案,比過去方便多了。

近年來,鄉村醫生的就業保障和待遇也在提高。自2020年開始,長沙市全面推行緊密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明確村衛生室是鄉鎮衛生院在村級的延伸機構,為村民提供公益性醫療服務。由鄉鎮衛生院與鄉村醫生簽訂勞動合同,購買五險。“這增強了我們的工作歸屬感。”文喜說。

文喜把服藥次數寫在藥盒上。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文喜把服藥次數寫在藥盒上。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到周淑蓮家時,老人正躺在躺椅上,偎在火塘邊烤火。文喜讓她不要起身,把設備電源線捋直,正好能夠到老人。

臨走時,文喜把服藥次數寫在藥盒上,字寫得很大,還連問了兩遍“看得清不”,得到確認后才放心。走出五六米開外回頭看,老人堅持起身站在門口望著文喜離開。

回到衛生室時已是下午4點多,丈夫周芬奇還在接診。文喜重新換上白大褂,又在藥房、診療室之間奔波忙碌起來。

周芬奇工作間隙在陽台上遠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周芬奇工作間隙在陽台上遠眺。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夏季衛生室7點20分開門,中午休息20分鐘,一直到晚上7點40分。冬季下班時間提前半小時。衛生室門口的宣傳欄上,有文喜夫妻倆的電話和微信二維碼。周芬奇說,晚上9點以后甚至深夜,也時有村民打電話咨詢,這些年養成了手機24小時不關機的習慣。

這是鄉村醫生文喜和丈夫平凡的一天,也是他們攜手走過的二十多年。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