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城”所至,寧鄉向“美”而生——聚焦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

愛上一座城,始於顏值,終於品質。
當春日的晨曦透過柳梢,映照著奔涌向前的溈江,漫步寧鄉城區,目光總會不由自主被身邊的景色吸引——一步一景的背街小巷風景如畫,修葺一新的社區靚麗美觀……這些藏在城市每個細節裡的精致,“秀”出的不僅是寧鄉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底蘊品位,也“繡”出寧鄉“建設更高水准文明城市”的美好圖景。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精美城市背后是久久為功的文明追求,也是以人為本的民生情懷。2022年底,寧鄉一場為人民幸福而戰的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正式打響——“以更高標准、更高要求、更高品質、更強執行力,像繡花一樣建設更高水准文明城市”,寧鄉聚焦背街小巷、停車秩序、垃圾分類、市場管理、空中纜線、電動自行車上牌、文明交通、小區治理、志願服務九個方面,制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全市上下一盤旗,凝聚起全民共創共享的磅礡之力。
精致是文明的升華,文明是精致的內涵。基礎設施是城市文明直觀的體現。“補短板、強功能、增效能、提品質”,寧鄉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精雕細琢每一個角落、每一處細節,城市“顏值”不斷刷新,讓“家門口”的幸福觸手可及。
於細微處著筆
所以精致由表及裡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文明如光,啟人心智。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文明是最好的標簽、最美的底色。
2020年11月,寧鄉捧回沉甸甸的“全國文明城市”獎牌。迄今為止,寧鄉仍是長沙市唯一獲悉殊榮的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城市承載文明,文明滋潤城市。從耕讀傳家到跨越發展,從農業大縣到百強縣市,從傳統工業到智能制造,在高質量發展的賽場中,寧鄉開啟文明進步的引擎,讓這座城市凸顯出不同凡響的氣勢與格局。
創建不止步,文明攀新高。2022年底,寧鄉打響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推動城市文明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高品質邁進。
城市品質於細微處見功夫、見態度、見精神。
如果說主次干道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裡子”,是疏通城市發展的“毛細血管”。街巷雖小,卻最能體現城市顏值、民生關懷和文明之美。
建設更高水准文明城市,寧鄉既重視“面子”,也重視“裡子”。在寧鄉白馬橋街道正農北路,6米寬的瀝青路平坦整潔,生態停車場裡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有序,道路兩旁花木繁茂,新穎有趣的文明宣傳標語點綴其中,讓人心情愉悅。
“之前這裡巷子不僅狹窄,而且道路坑坑窪窪,現在道路增寬至6米寬,出行太方便了!”居民劉先生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正農北路的變化,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整治一處,精美一片”,打造“360°無死角”的精美城市,寧鄉是舍得花心思,也是舍得投入的。以正農北路為例,不僅對路面進行了拓寬黑化,還將臨近兩個老舊小區進行立面改造,建設了社區公園和生態停車場,總投資達400余萬元。
街巷環境變好了,之前搬走的居民又搬回來了,茶余飯后也會在街巷新建的涼亭裡聊天,這成了每天傍晚最溫馨的一幕。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有著深厚千年歷史文化沉澱的寧鄉深諳此道理。
在背街小巷治理專項行動中,立足自然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人文景觀,堅持“改造為民、改造安民、改造惠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的標杆街巷,快速提升中心城區“氣質”和“顏值”,繡出“老街巷”的魅力,留住“最寧鄉”的味道。
城郊街道恆達巷在提質改造過程中,以“鄰裡文化”為核心,增添了鄰裡文化石、宣傳牆繪等文化景觀,添加了鄰裡燈籠和夜間亮化場景,將小巷打造成鄰裡和諧的幸福家園。
金玉東路整體提質設計則以國防教育文化為主題,在立面空間提質改造,園林綠化景觀打造中,嵌入特色鮮明、軍味突出的國防教育元素,量身打造了“國防教育一條街”,成為市民爭先前往的網紅打卡點。
“既有顏值,又有內涵”,一條條背街小巷,正成為寧鄉精耕細作文明創城“田”最生動的“樣本”。以環境綜合整治為主,結合提質改造措施,按照“十二無、六化”新標准,寧鄉61條背街小巷風貌已悄然蝶變。按照計劃,未來,77條背街小巷將迎來專項整治,15條文明美麗街巷將成為城市新的名片。
精致源於精細,成於極致。“不留一處死角,不放過一處隱患。”在建設更高水准的文明城市過程中,寧鄉是一個極致的完美主義者。
城市中縱橫交錯的空中線纜,就像一張張“蜘蛛網”,橫亙在大街小巷,不僅影響城市形象,還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寧鄉按照“控增量、去存量、提質量”的總要求挂圖作戰,移動、聯通、電信、廣電4家公司分片區包干,集中清理規范空中纜線,目前已完成217條纜線全線整治。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寧鄉上下一盤棋,以人民為中心,突出重點,分類推動,以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的擔當和氣魄,把責任扛上肩、落到實處,用實實在在的“解決率”和“滿意度”,將寧鄉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綠樹鮮花簇擁中的背街小巷、造型新穎設計別致的景觀小品、家門口“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如今,在寧鄉人的微信朋友圈裡,“炫風景”成為時尚。
一石一水都成景,一草一木皆文章。寧鄉人把這個“顏值爆表的城市”拍攝下來推送給遠方的朋友,贏得一片贊嘆之聲。
以民為本出發
所以精致溫暖動人
在寧鄉,“人民至上”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之前,無論是躋身寧鄉2022年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第17位,還是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寧鄉始終堅守“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
現在,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啟動,“人民”依然是當然不讓的“主角”。
人民的痛點在哪,專項行動的利劍就亮向哪。
住宅加裝電梯是百姓生活中的“關鍵小事”,更是關系民生福祉的大事。寧鄉市歷經鋪街道東城酈都小區是樓梯房,因為上下樓不方便,居民都急切盼望加裝電梯 。“意見統一難”是加梯工作過程中的“攔路虎”,很多單元樓道都會遇到住戶意見難以達成一致的情況。
文明創建九大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將其納入小區治理專項行動“清單”,由市住建局牽頭,攜手市監、街道、社區聯合“作戰”,開展“支部建在小區”紅色物業行動,通過業主圈群商議、設立意見箱等途徑,收集梳理居民群眾關於電梯加裝的意見建議,並搭建民主協商、共商共議平台,廣泛匯聚民智,確保電梯順利安裝使用。截至目前該小區已啟動或加裝電梯7台。
近日,在東城酈都小區,一台台嶄新的加裝電梯正在小區投入使用,不少業主早已享受到了“一鍵直達”的幸福。
除此之外,東城酈都小區將在已經完成油漆面的粉刷提亮基礎工程上,繼續開展美麗樓棟建設、規范小區車輛停放、小區補綠、高空拋物(墜物)除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對文化元素的布置、圍牆脫落和立面改造這一塊進行新一輪的施工改造,針對小區的文化基礎設施及實用性等方面特色,注入更多人性化的設計元素,同時把小區補綠與消防安全隱患、增加停車位有機結合,真正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無獨有偶。建成12年的和泰家園,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變得陳舊衰敗,在小區聯合黨支部、業委會的共同發力下,投入近100萬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建77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難,改造管網並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尤其是新建200多平方米的小區黨群活動中心和清廉廣場,成為鄰裡交流活動的新家園。
一個個“問題小區”脫胎換骨,華麗變身成為居民滿意的示范小區。寧鄉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摸排問題建立“一區一檔”,組織小區開展“逢十”樓道大清掃活動等八大集中攻堅行動,創新鋪排市直單位黨組織幫扶小區。截至目前,新增電梯加裝104台,完成21個既有小區品質提升項目,新增充電樁741個、新完成直飲水進小區24個,組織96個小區開展小區補綠行動,綠化面積8900萬平方米,著力營造安全、整潔、舒適、美觀、文明的小區居住環境。
城市向新,生活向上。
新府名邸小區居民陳大爺興奮地說,“小區改造后,環境整潔了,停車有序了,電梯裝起來了,路燈明亮了,在小區裡遛彎心情愉悅,我可舍不得搬走了。”
富豪山庄楊阿婆,自從裝上電梯后,每天都要到樓下來散幾次步,和此前一個把月都不下樓相比,真是體驗到了“一鍵直達”的幸福。
城市建設的好與壞,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居民最有發言權。在城市變化的細微之處,老百姓也正在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向美而生,讓居者幸福、來者流連、聞者向往。這是一座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美好願景。面對這樣的願景,寧鄉交出的“答卷”,絕不限於此,也絕不止於此。在向著更高水准文明城市建設管理邁進的新征程上,寧鄉正在以更加昂揚的姿態,煥發“新顏值”,干出新作為。(譚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