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湘鄉市梅橋鎮:“123”工作法奏響河長制“三部曲”

2022年11月17日15:26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梅橋鎮。單位供圖
梅橋鎮。單位供圖

梅橋鎮是湘潭市森林鄉鎮,山體、水系和耕地佔總用地近90%,轄區有小<Ⅰ>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13座,“原生態樣板河”肖家河流經11個行政村。

近年來,湘鄉市梅橋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河長制工作連續三年獲評湘鄉市先進單位,2020年獲評湘潭市先進集體,先后兩人獲評2020年湘潭市先進河長湖長、2021年湘潭市最美河湖衛士,芭蕉至土橋樣板河被評為湘潭市美麗河湖。

縱深推進河長制落地見效

用好一套機制,始終以建設美麗宜居村庄為導向,不斷建立健全河湖保護長效管理機制。

建立責任河道包干機制。完善上下聯動、橫向到邊的工作推進機制,構建由書記、鎮長任第一河長和總河長,聯點領導和村支部書記任轄區內各河段河長的組織體系。明確鎮村兩級29名河長、民間河長32名,專門負責重點河道的監管。同時,明確責任辦室的職責任務,引導各個行業部門發揮部門優勢,積極參與河湖治理。

創新考評督查機制。在河庫醒目位置設置河長制工作公示牌,以便隨時接受群眾監督。出台《湘鄉市梅橋鎮河長制工作月計分、季評比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列入績效工作考核中,激勵督促各級河長落實責任。組建河長制責任落實督查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河長制工作會議,針對市級河長關於肖家河打造樣板河的工作要求以及日常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台賬式管理,持續推進河道治理精細化。

突出河湖治理和美麗樣板河打造兩個重點,從維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出發,以實現“水清、河暢、岸淨、景美”為目標,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推行源頭治理的長效保潔。全面加大河道污染治理力度,河道兩岸退養整治養殖場10個,推進養殖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15個,取締非法採砂6處,處理亂挖亂倒現象14起,最大限度減少肖家河的污染來源。推行河道保潔購買服務,25公裡水域岸線17余名公益性河湖衛士保潔在線,每天進行巡視,打撈拾撿河道垃圾、漂浮物,定期對沿岸雜草進行化除。投入資金購買垃圾收集車,對全鎮垃圾進行拖運,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

實行綠色生態的樣板河打造。投入80余萬元進行河堤綠化,綠化河道20余公裡,河道綠化率達90%。按照“水質淨化、兩岸綠化、堤岸亮華、巡河保潔常態化”的標准,在肖家河芭蕉至土橋段、梅橋村段、胡藪村段逐年開展樣板河建設,開展河道疏浚、灌木清理和河岸綠化等工作,打造6公裡以上的高標准樣板河。

建設三支隊伍,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強化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明確黨員干部、水庫管理員和環衛保潔員等服務奉獻作用,營造齊抓共管的氛圍。

黨員先鋒隊當好宣傳員。組建17支黨員先鋒隊,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橫幅、現場實例講解等方式,為群眾講解河湖保護的意義,宣傳河長制工作及相關法律法規。

水庫管理員做好巡查員。定期組織15名水庫管理員就堤壩管理維修養護、日常巡查、汛期報汛要求、應急處理等方面進行技能培訓,提高小型水庫巡查管護人員的崗位履職能力,強化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能力建設。

志願者成為守護員。通過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截至目前,河湖志願者隊伍增加至200人,共計開展撿拾垃圾、修固河道、清理兩岸淤泥等各類志願活動50次,持續引導村民開展河岸植綠恢復生態行動。

河道治理成效明顯、亮點紛呈

河長制推行以來,鎮域河湖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河道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水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河湖痼疾化“整”為“零”。投入10萬資金對肖家河沿線25個敞口式垃圾池全面進行拆除,改用鉤臂式垃圾箱,徹底改變了敞口式垃圾池臟、亂、差的現象。建立河長制專職工作人員和保潔員“兩員”制度,定期進行河道管護。開展“河庫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組織對本區域內河庫逐河逐庫開展專項排查,建立問題台賬,重點清理肖家河河堤兩岸堆放的建筑垃圾,“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現象得到有效控制。

河岸環境從“淨”到“美”。整合400萬元資金,穩妥務實高質量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大幅度減輕水環境污染,河湖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同時,結合創文、創衛工作,按照總量適宜、合理搭配、植物多樣的要求,開展美化河岸景觀活動,對河道兩岸進行喬木栽植和花卉種植,建設長達20公裡綠化帶,成為群眾休閑、散步、游玩的“生態打卡地”。

宣傳窗口由“少”變“多”。投入資金6萬余元,升級改造河長制工作宣傳欄,繪制並懸挂梅橋鎮水系圖,大力宣傳展示美麗河湖及河長制工作成效。加大河長制宣傳力度,開展美麗河湖系列報道。

來源:湘鄉市梅橋鎮人民政府

(責編:李淑靜、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