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化:紫鵲界茶旅文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正當時

人民網長沙2月8日電 茶亭、古圍欄、觀光游步道……新春剛過,走進湖南婁底新化縣西部高寒山區的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處處都是春潮涌動,當地正以旅興茶、以茶助旅,大力推動茶旅文融合發展,延伸茶葉產業鏈和價值鏈。
2022年,隨著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類項目建設推進,示范區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11.2%,高於全縣同類指標0.7個百分點,帶動4223戶15128人發展產業實現就業增收。文旅、茶旅產值達13.88億元,增加村級組織集體經濟收入71.2萬元,各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高。
精心推進提質
紫鵲界文旅、茶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擁有數千年的農耕文化、梅山文化和茶文化歷史,有世界雙遺產地—紫鵲界梯田、有全國茶葉示范村渠江源村、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紅軍長征司令部舊址--紅二軍團司令部,更留下“種子稀飯犒紅軍”等紅色傳奇故事。
為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讓資源優勢裂變擴大,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建設中,新化縣統籌考慮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努力將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打造成鄉村產業興旺引領區、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新型經營主體雙創孵化區和人居環境樣板區。
在實施中,新化縣堅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原則,接受群眾監督,匯聚民心民力,充分尊重群眾的參與權、選擇權、決策權、監督權、受益權。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使項目真正惠及群眾促進發展,當地群眾紛紛以主人翁身份參與發展建設中,項目建設共投入群眾義務工18000余個,節省資金200余萬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茶葉種植、茶葉加工、“新化紅茶”品牌建設、農業產業配套設施、紅二軍團司令部舊址紅色旅游開發項目、紫鵲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已全部完工,無二沖茶旅融合項目、渠江源茶葉小鎮配套設施、紫鵲界景區公路建設項目等6個項目建設2022年建設任務也已完成。
這些項目的推進,切實加強了農村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造,打造了一批秀美屋場、水美鄉村和美麗庭院﹔既提升了鄉村顏值,也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發展價值。
全民參與其中
新化縣境內擁有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水車鎮在建設中堅持“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域整治”,以完善景區配套基礎設施為抓手,按照政府補一點、群眾拿一點、社會籌一點的方式,鼓勵全體村民大力改善村容村貌。
文田鎮芭蕉山村雖然緊臨紫鵲界梯田景區,但少有人問津。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項目的支持下,村民建設美麗家園、秀美屋場的熱情空前高漲。他們統一購買材料,實施“六個一工程”。
奉家鎮則抓住此次建設契機,著重發展茶旅、紅旅、文旅、農旅產業,依托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紅色資源,在示范區項目安排上注重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結合紫鵲界文旅、茶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項目和全國紅色美麗村庄建設。
2022年,紅二軍團長征司令部舊址接待各級各類紅色主題教育和黨性教育活動10000人。當年11月,紅二軍團長征傷員養護所舊址被列為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鎮被評為湖南省第二批鄉村旅游重點鎮,下團村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奉家鎮渠江源村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該村在茶葉產業領域享有盛名。隨著無二沖茶旅融合項目、渠江源茶葉配套小鎮項目的推進,加上周邊有10多處景點,村民逐漸看到了發展前景。每天都有上百村民群參與務工,有不少在外務工的村民返鄉創業,僅去年該村升級改造的農家樂就有6家,新建住房有10多棟,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隨著基礎設施愈發完善,周邊旅游業態越來越豐富,讓外界有投資意向的團隊看到了這裡的價值,主動對接業務的多了起來,考察的也多了起來。”湖南紫金茶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新亮表示,2022年建設的項目讓業態豐富起來,2023年建設的茶演藝中心、茶旅體驗中心等項目則將提高接待游客檔次。從農歷年前開始,他就已接待了6批考察團隊。
群策群力發展
紫鵲界茶旅文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的建設不僅為這片土地提了“值”,更是為其今后持續發展聚“能”。
鄉村振興少不了群眾參與,如何調動其積極性?在項目立項申報時,新化縣組織茶企、農家樂、村干部、群眾召開座談會、院落會,干部群眾共同商議選擇項目、共同探討研究項目內容,廣泛征求村民群眾意願,確定了茶葉產業配套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茶旅文融合、紅二軍團司令舊址開發等一大批村民群眾強烈要求實施的項目。
戶外旅游運營商奉春輝返鄉創辦建設渠江源戶外拓展基地﹔芭蕉山村引進湖南湘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魔芋種植能手楊鵬華到村開辦振興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魔芋300畝、茶葉300畝,培養了一大批種植業能手﹔水車鎮荊竹村利用老茶園資源引進能人到村開發保護茶園,創建開渠茶葉產業園。
在示范區項目建設中,聘用本土工匠,使用世代傳承的古老技法,就地取材的本土原料,服務項目建設﹔鼓勵老工匠傳承育新人,有50余石匠、木匠、泥匠等老工匠帶出400余新工匠。
渠江源村無二沖貢茶園是中國30座最美茶園之一,抓住建設契機利用紫鵲界“避暑勝地”地理優勢,結合紫鵲界梅山文化、戲歌武食等民俗文化特色,該示范區面向觀光客、學生、文化愛好者等不同需求消費者,個性化制定休閑觀光游、體驗游、研學游等。2022年渠江源村暑期旅游熱度創歷史新高。接待游客量32萬人次,旅游收入1.1億元。
火熱的發展來勢,促進企業進一步認識到了示范區內的資源優勢,增強了助力鄉村振興的信心。“示范區項目的推進,讓這片土地獲得的政府關注度、群眾參與度更高,也讓外界專業團隊看到了這裡的價值,我們企業的信心也更足了。”羅新亮表示,今后將引入專業的營銷、策劃等方面的團隊,有信心走好以茶促旅、以旅促文、以文匯聚正能量,最終促鄉村振興的路子。(林洛頫、楊成偉)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